高麗國,鐵原郡海棠花飛行社,
在東國和高麗國短暫的親密期,東國游客多到接待不過來,不少軍事愛好者都會參加海棠花飛行社的空中觀光項目:俯瞰鐵原戰(zhàn)場,遙望三八線。
還有不少神秘的游客,一般都是年紀很大的老人,通常由一兩個精干的年輕人陪同,穿著正式的深色衣服,在鐵原的上空飛了幾圈,一言不發(fā),默默看著窗外流淚。
海棠花飛行社的老板叫金光斗,他是個精明的生意人。
為了這些游客,他甚至雇傭了幾個翻譯,專門講解鐵原這片土地上,幾十年前那場慘烈的戰(zhàn)斗,尤其是幾個著名陣地和戰(zhàn)略要地。
不過,現(xiàn)在因為薩德系統(tǒng),兩國關(guān)系迅速降溫,游客也都不來了。
自從東國游客銳減,海棠花飛行社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銀行已經(jīng)多次打電話過來催還貸款,
聲稱隨時來查封飛行社最值錢的固定資產(chǎn):米軍淘汰的C-47“空中列車”運輸機一架。
而金光斗正百無聊賴的上二手物資網(wǎng),把自己這架運輸機古董掛上去,看能不能賣個好價錢,自己去別的飛行俱樂部當個教練。
這時,一個電話打了進來,金光斗想了好久才接起來,他實在不想一遍一遍的被銀行的人恐嚇。
接起電話,是一個年輕女士聲音,自我介紹是米國二戰(zhàn)老兵協(xié)會的工作人員,想雇傭他的飛機去鐵原上空拍幾個鏡頭,
同時財大氣粗的告訴金光斗,錢不是問題,就一個要求,盡快起飛,早去早回。
金光斗心虛的報了一個高價,沒想到對方直接就答應了,于是他興高采烈的問清楚了對方地址,表示可以開車去接對方一起去機場,
至于飛機,隨時可以起飛。
金光斗掛了電話,趕忙給機場打電話,讓機械師和地勤準備,自己開上福特商務(wù)車就去接客人。
到了約定的地方,金光斗看到了一男一女兩個年輕人,身邊放了兩個大旅行包,還有一臺攝像機。
男人穿著米國的軍裝,還是一名少尉軍官。
金光斗在機場給米軍修了半輩子飛機,他一眼看過去,就知道這是一個貨真價實的軍官,那氣質(zhì)和做派,裝不出來。
而女士,年輕漂亮,雖然英語的口音有點一點怪,但是看在錢的面子上,金光斗已經(jīng)不在乎細節(jié)了。
女士很慷慨,見了金光斗,直接給了一捆現(xiàn)金,并等著金光斗旁邊的銀行存了進去,三個人就立即出發(fā)奔赴機場。
海棠花飛行社是跟多個飛行俱樂部合租了一個私人機場,位于鐵原郡的一個山腳下。
以前是米國軍隊的戰(zhàn)地簡易機場。
金光斗應該是個不錯的駕駛員,一路上車非常平穩(wěn),都感覺不出山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