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在秦朝末年,那淮陰城就跟個熱鬧非凡的大集市似的,到處都是人來人往,叫賣聲、吵架聲、小孩的哭鬧聲,那是聲聲入耳。
城門口的士兵們,一個個跟門神似的,杵在那兒,眼睛滴溜溜地亂轉(zhuǎn),也不知道在防著啥。
咱們的主角韓信,就生活在這亂糟糟的城市里。
他那時候還是個毛頭小子,穿得破破爛爛的,頭發(fā)跟個雞窩似的,整天在街頭晃悠。
他雖然窮,但心里頭可有個大志向,總想著有一天能出人頭地,干出一番大事業(yè)。
韓信家窮得叮當(dāng)響,家里除了一張破床和幾個破碗,啥都沒有。
他爹娘走得早,留下他一個人孤苦伶仃的。
為了填飽肚子,他整天在街頭瞎晃,看看能不能找點吃的。
有時候運氣好,能撿到別人扔的半個饅頭,那簡直就跟過年似的;要是運氣不好,就得餓上一整天。
這天,韓信又餓了,肚子咕嚕咕嚕直叫,就像有只小老鼠在里面開派對。
他突然想到,城東有個亭長,平時看著人還不錯,說不定能去他那兒蹭頓飯。
于是,他就屁顛屁顛地跑到亭長家里。
亭長看到韓信來了,心里雖然有點不太樂意,但面子上還是過得去,就招呼他坐下吃飯。
韓信也不客氣,一屁股坐下,拿起筷子就開始猛吃,那吃相,就跟幾百年沒吃過飯似的。
亭長的老婆在一旁看著,臉拉得老長,嘴里還不停地嘟囔:“哎呀,這得吃多少糧食啊,咱家又不是慈善堂?!?/p>
韓信假裝沒聽見,繼續(xù)埋頭苦吃。
可連著吃了好幾天,亭長老婆的臉色越來越難看。
有一天,天還沒亮,亭長老婆就偷偷起來把飯做好,一家人躲在被窩里就把飯給吃了。
等韓信像往常一樣來吃飯的時候,鍋里連一粒米都沒剩。
韓信看著空空的鍋,再看看亭長老婆那陰陽怪氣的表情,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氣得他扭頭就走,發(fā)誓以后再也不來這破地方了。
離開了亭長家,韓信餓得頭暈眼花,只能到河邊去碰運氣。
河邊有一群大媽在洗衣服,她們被稱為漂母。
韓信就蹲在旁邊,眼巴巴地看著她們,希望能得到點吃的。
有個好心的漂母,看到韓信可憐巴巴的樣子,就把自己帶的午飯分了一半給他。
韓信接過飯,狼吞虎咽地吃起來,一邊吃一邊含糊不清地說:“大媽,您真是好人啊,等我以后發(fā)達(dá)了,一定好好報答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