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內(nèi)一片和睦的氣氛因這句話陷入了凝滯。
坐在西席的周汝蘭臉上的笑意淡了幾分,她幽深的瞳孔掃了一眼這位語出驚人的女兒,繼而轉(zhuǎn)眼看向明昭宣,假意關(guān)懷道:“太祖在陛下夢中說了些什么,竟能讓陛下如斯驚恐?”盡管她在這場家宴上另有籌謀,但此事涉及到了太祖帝,她總要搞清楚,這位由她一手帶出來的小皇帝胸中有何算計(jì)。
明昭宣卻不急于回復(fù)。
她看著場下的暗流涌動,還有周汝蘭的反應(yīng),心中有了定奪,想來周家女郎還未將此事告知周汝蘭。
那這時周家女郎借由家宴,把話茬往她身上引,應(yīng)當(dāng)是想借她母親的威壓,讓她自亂陣腳,逼她收回插手早朝的妄念。
真是個聰明人物,明昭宣暗嘆。
但這點(diǎn)小心思在她面前不管用,敲山震虎、借力打力,這是她早就司空見慣的伎倆。
不過既然周家女郎主動提起,她便乘機(jī)將計(jì)就計(jì),也省得夜長多夢。
打定了主意,明昭宣堆起一個勉強(qiáng)的笑容,又裝了起來。
她牽過周言致暖和的手,仿佛是尋求依靠的浮萍,又似哭似笑地哽咽了幾聲,才戚戚然道:“太祖斥責(zé)朕沒有半分君王風(fēng)骨,懈怠早朝,不遵從祖制,數(shù)典忘祖,不配為君。
”泣聲說完,她又通紅著雙眼,凄楚地望向下首的周汝蘭:“愛卿,她老人家這樣說,朕無顏再見列祖列祖,恨不得退位以圖個清靜。
”聽到她前面說的這些誅心之言,周汝蘭的面色幾經(jīng)變換,但都得體妥當(dāng);直到聽到‘退位’兩字,她的臉色陡然黑了下來,氣息都亂了幾分。
“陛下慎言,太祖為人剛直,言辭間不免有些犀利,然其本意是為勉勵陛下,陛下倒不必妄自菲薄。
”聽她言辭懇切地說完,明昭宣拿過周言致袖中的繡帕,擦了擦硬擠出的幾滴眼淚:“愛卿此言有理,朕決定以后多加勤勉,好好上朝。
”說罷,她又拉著周言致的手和他十指相扣,滿目柔情地注視著他:“君后昨夜也還說要每日陪朕上朝,陪朕同甘共苦,令朕好生寬慰。
”在官場浸淫多年的周汝蘭聽到她這些肺腑之言,心中自有一番意會。
小皇帝終歸還是年輕,年少氣盛,想在新婚夫郎的面前大展宏圖,但又礙于她對朝政的把控,而不好對她言明,至于太祖托夢之說,也應(yīng)是托辭。
“是呢,陛下穿上冕服上朝,極有威儀,侍身日日都看不夠眼,母親可要多鞭策陛下,讓陛下勤于政務(wù),不可偷懶。
”被明昭宣硬控著配合的周言致夾著嗓子幫腔,活似一個被妻主迷得五迷三道的癡情小夫郎。
看著周言致這副小男子姿態(tài),周汝蘭更是肯定了自己的推測。
她終是松了口:“君后這樣說的話,微臣自當(dāng)全力以為,明日就攜百官督促陛下上朝理政,太祖天上有知,想必也會大感欣慰。
”看她松口,明昭宣也及時趁熱打鐵:“這樣一來,也就辛苦愛卿了,朕必將勤于政務(wù),不讓太祖和諸位失望。
”周家女郎看著事情的走向變成這樣,杏眸睜得圓圓的,瞠目結(jié)舌地看著主位上眼睛還泛著薄紅的明昭宣,憤憤喝了口宮侍剛剛呈上來的熱茶,喝得太急,反而給她燙了一個激靈。
達(dá)成目的的明昭宣看她這氣急敗壞的窘態(tài),滿臉無辜地體恤道:“女郎慢些酌飲,小心燙到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