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細雨如絲,朦朧了整個院子。陸野推開窗,濕潤的空氣中夾雜著泥土和青草的清香——清明到了。
暖寶穿著白色雨靴,撐著小傘跑進來:爸爸!奶奶說今天清明,要去給太爺爺太奶奶上墳,還要做清明粿!她指著窗外朦朧的遠山,你看,山都被雨霧籠罩了,像仙境一樣!
陸奶奶系著淡青色圍裙從廚房探出頭,手里端著一碗艾草湯: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艾草湯是用新鮮艾葉煮的,祛濕解毒。她擦了擦眼鏡,你太姥姥以前清明這天,天不亮就起來準備祭品,說清明祭祖,心誠則靈
奶奶,清明為什么要掃墓?暖寶捧著艾草湯,太爺爺太奶奶不是在天上嗎?
傻孩子,陸奶奶坐在她身邊,清明掃墓,一是表達思念,二是讓后輩記住祖先。你太姥姥說,清明不祭祖,等于忘了根。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祖先辛苦開創(chuàng)的。
清明·尋俗
上午,陸野帶著暖寶去采艾草。雨后的山坡上,艾草長得郁郁蔥蔥,葉片上掛著晶瑩的水珠。
奶奶,艾草為什么要清明采?暖寶蹲在地上,學(xué)著奶奶的樣子采摘艾葉,其他時候不能采嗎?
清明前后的艾草最嫩,藥效也最好,陸奶奶教她辨認艾草,你看,艾草的葉子背面有白色的絨毛,像鋪了層白霜。老輩人說清明采艾,一年無病
路過花店,暖寶被鮮艷的菊花吸引:奶奶要做清明菊!她指著黃色的菊花,這個花好漂亮!
那是,店主笑著說,清明祭祖用菊花,象征高潔和思念。老輩人說清明插柳,菊花寄情
陸野買了新鮮艾草、糯米粉、咸蛋黃、五花肉,還買了做清明粿的模具。暖寶提著滿滿兩袋子:爸爸,我們家今天要做清明粿、煮艾草湯、還要去掃墓!
不止這些,陸野說,下午還要教麥芒認祖墳,講祖先的故事。
做粿·承藝
廚房里,陸奶奶已將艾草焯水、搗爛,和糯米粉揉成綠色的面團。
清明粿要用艾草汁和面,陸奶奶示范著,這樣做出來的粿子有艾草的清香,對身體好。你太姥姥做的清明粿,綠得像春天的草地。
暖寶搬來小凳子,站在案板前學(xué)揉面:奶奶,這個面好粘手!
要多揉一會兒,陸奶奶握著她的手,像揉面團一樣,要有耐心。你太姥姥教我揉面,我揉了整整一個星期才學(xué)會。
葉知秋在旁邊準備餡料:咸蛋黃要蒸熟,五花肉要切小丁,還要加香菇、筍丁。她切著肉丁,你奶奶說,清明粿的餡料要豐富,象征生活的豐富多彩。
陸野負責調(diào)餡:咸蛋黃要碾碎,五花肉要炒香,香菇要泡發(fā)切丁。他認真地準備著,這些搭配起來,香味才夠濃郁。
麥芒搖搖晃晃過來,指著綠色的面團:粿。。。。。。粿!
小寶貝也想做清明粿!暖寶捏了小團面給他,你要輕輕揉,別弄臟衣服!
蒸粿·守藝
蒸籠里,清明粿一個個擺放整齊,綠油油的,像小元寶。陸奶奶蓋上蒸籠蓋:清明粿要蒸二十分鐘,火候要均勻。她擦了擦額頭,你太姥姥蒸粿,火候掌握得特別好,粿子個個飽滿不塌陷。
暖寶趴在蒸籠邊:奶奶,我能聞到香味了!
還要等一會兒,陸奶奶笑著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也吃不了好清明粿。
葉知秋端來艾草湯:先喝碗湯暖暖身子,等粿子熟了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