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這大漠之中的風沙走過千里似乎也都還是這樣,沒有什么區(qū)別。
自少林寺一戰(zhàn),易繼風名滿天下,中原武林各個都知道名劍山莊的少莊主武功蓋世,年少有為,小小年紀就有了一身絕世武功。
易云自然是老懷安慰,易繼風則是將天行劍留在了名劍山莊,說自己要去大漠找公主(老婆),易云自無不可,如今他看的倒是開,孫子有這樣的武功和能力,名劍山莊何愁不興盛,然后讓易繼風帶走了玄武劍。
只不過也在易繼風即將下山的時候旁敲側擊的問在江湖上有沒有認識幾個心悅的女俠,現(xiàn)在上名劍山莊來說親的媒婆都快把門檻給踏平了。
易繼風只得嘆息,果然無論是什么年代,什么身份都逃不過催婚的命運,原劇情之中易繼風帶了秦思容回名劍山莊,只怕老爺子也把她當做是自己未來的孫媳婦一般了,才會讓易繼風把秦思容帶著到處亂轉,沒有什么防備。
隨后逃也似的趕忙下了山,這一次他一路向北,來到漠北,領略大漠風光,不覺又是兩個月過去。
這段時間,易繼風將三人的經(jīng)文補齊,這部經(jīng)文本就無名,但是內容卻和《印度瑜伽術》不謀而合,聯(lián)想到這部經(jīng)文是那位火頭僧從少林寺帶走,或許這兩部本來就是一脈相承也說不定。
只不過這部無名經(jīng)文更像是《印度瑜伽術》的漢化本土版,有一些增刪修改,沒有了十三副導氣圖,卻多了些內功修行圖譜。
《印度瑜伽術》乃是密宗修行之法,這部經(jīng)文則是漢化成了中原武功心法,只不過由於兩種體系不同,雖然編撰無名經(jīng)文之人也是一方高人,但是難免有些缺漏,有的地方只是空談妄想而已。
當然,這並非是說這部經(jīng)文百無一用,實際上恰恰相反,這經(jīng)文為易繼風修行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路和想法。
人體就是小天地,呼應世界大天地,天地之間日月輪轉,人體內陰陽消長動態(tài)平衡。
這些道理易繼風早就明了,只是《印度瑜伽術》三脈七輪的修煉有些掛礙,始終不能一氣貫通,如今有了這部無名經(jīng)文和同能同凈多年的修煉經(jīng)驗,讓易繼風少走了許多彎路,易繼風乾脆自己給它起了一個《天地陰陽交征大悲賦》的名字,不為別的,就為了好記。
而這兩個月之中易繼風也沒閒著,除了精研這部經(jīng)文,還把《憐寶鑑》之中的暗器,擒拿拳掌等武功都學了學。
如今他有《易筋經(jīng)》《洗髓經(jīng)》兩大神功提升資質,天資超凡,過目不忘,一聞千悟,況且武學境界高深,觸類旁通,提升的十分之快。
在少林寺心境瞭然,又在三同的合擊之下領悟到了一絲八劍齊飛的門檻,但是這一步卻急不來,很多人一輩子都邁不過。
正所謂欲速則不達,所以易繼風才會暫緩了劍法的修行,轉而開始修行其他的功夫。chapter_();
至於系統(tǒng)的抽獎這方面,似乎在出了一部《洗髓經(jīng)》之后就把易繼風的好運氣用光了,接下來大部分都是些可有可無的生活用品和無關緊要的小玩意,有那么兩三本好玩的武功秘籍,但是也只能說是聊勝於無罷了。易繼風倒也不以為意,現(xiàn)在他手上的武功秘籍是不缺的,反倒是時間有些緊迫,如今他武功精進,日新月異,但是卻隱約的感覺到了前方的一處瓶頸。
這一瓶頸就好似天人之隔,邁過去海闊天空,邁不過雖然還在進步,但是卻無非是一些量點積累而沒有質的飛躍,易繼風心里明白,這或許就是先天后天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