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世紀(jì)
80
年代,四川省遂寧市蓬溪縣金竹鄉(xiāng)元山村,有一個名為浸水溝的地方。這里的生活,就像一首舒緩的田園牧歌,寧靜而祥和。四周青山環(huán)抱,綠水潺潺流淌,田野里四季更迭,演繹著大自然的饋贈。村民們遵循著古老的農(nóng)耕節(jié)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勤勞的雙手在這片土地上耕耘著生活的希望。
村里有個青年,名叫彭科鎂,身材高大魁梧,在人群中格外顯眼。盡管家境貧寒,快
30
歲了還單身,但他的生活態(tài)度卻如陽光般積極向上。他深知,生活的困境只是暫時的,只要自己足夠努力,未來總會充滿希望。每天清晨,當(dāng)?shù)谝豢|陽光灑在浸水溝,彭科鎂就早早地起床,開始一天的勞作。田間的農(nóng)活,他樣樣精通,翻地、播種、除草、收割,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做得細(xì)致入微。在農(nóng)忙時節(jié),他不僅要耕種自家的土地,還會牽著自己養(yǎng)的那頭健壯的水牛,幫鄰居耕田犁地。那頭水牛是他的好幫手,也是他生活的希望寄托。憑借著自己的辛勤勞動和踏實(shí)為人,彭科鎂在村里贏得了不少好口碑,大家都知道他是個靠得住的小伙子
。雖然日子過得清苦,但他從未抱怨,心中始終懷揣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期待著有一天能娶上媳婦,組建一個溫暖的小家庭,過上幸福安穩(wěn)的日子。
1986
年
10
月下旬的一天,陽光依舊如往常一樣灑在浸水溝的田野上,彭科鎂像平常一樣去田里勞作。為了讓水牛有足夠的草料,他專心地割著牛草,絲毫沒有察覺到水牛已經(jīng)掙脫了束縛,慢悠悠地晃到了鄰居家的紅薯地。在那個物質(zhì)相對匱乏的年代,每一寸土地、每一株莊稼都承載著農(nóng)民一年的希望,紅薯藤不僅是紅薯生長的關(guān)鍵,也是重要的飼料來源。水牛進(jìn)入紅薯地后,便毫無顧忌地大快朵頤起來
。
鄰居家的女主人和女兒來到地里查看莊稼時,眼前的一幕讓她們瞬間怒火中燒。看著被??惺车闷吡惆寺涞募t薯藤,女主人的臉?biāo)查g漲得通紅,眼睛里仿佛要噴出火來。她跺著腳,扯著嗓子大聲罵道:“哪個天殺的,連牛都管不好,這是要餓死我們一家人啊!”
她的聲音尖銳而刺耳,在空曠的田野上回蕩。女兒也在一旁附和著,兩人的叫罵聲此起彼伏,越來越激烈
。
彭科鎂聽到罵聲,心里
“咯噔”
一下,暗叫不好,急忙放下手中的活計,朝著聲音的方向飛奔而去。當(dāng)他跑到鄰居家的紅薯地時,看到被糟蹋的莊稼,心中滿是愧疚,臉上也露出了尷尬的神情,他連忙上前,帶著歉意說道:“嬸子,妹子,實(shí)在對不住啊,是我沒把牛看好,你們消消氣,看看這損失咋個賠,我一定負(fù)責(zé)?!?/p>
他一邊說著,一邊不停地搓著手,臉上寫滿了誠懇。
然而,憤怒的母女倆根本聽不進(jìn)他的道歉。女主人的情緒愈發(fā)激動,嘴里不停地咒罵著,那些污言穢語如同連珠炮一般從她嘴里蹦出。她的聲音因?yàn)閼嵟兊蒙硢?,手指著彭科鎂的鼻子,身體也因?yàn)榧佣⑽㈩澏叮骸澳銈€窮光蛋,賠?你拿什么賠?就你家那點(diǎn)破家底,還不夠塞牙縫的!我看你就是故意的,就是想讓我們家過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