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這座充滿歷史韻味的城市里,東直門內(nèi)大街靜靜地見證著歲月的變遷。而就在這條大街上,有一口井顯得格外與眾不同,它便是大名鼎鼎的鎖龍井。這口井可不簡單,它承載著數(shù)百年的神秘傳說,猶如一顆神秘的明珠,吸引著無數(shù)人的目光。
故事要從明朝說起,朱棣發(fā)動
“靖難之變”
后,成功登上皇位。但南京城始終讓他覺得不夠踏實,或許是對曾經(jīng)封地的眷戀,或許是出于戰(zhàn)略的考量,他毅然決定在北京重新建造一座都城。畢竟,北京可是他的
“龍興之地”,在他心中有著特殊的地位。
于是,精通法術(shù)的姚廣孝和足智多謀的軍師劉伯溫肩負起了建造北京城的重任。他們就像兩位神秘的探險家,開始仔細勘探北京城的地形。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發(fā)現(xiàn)了幾口隱蔽且深不可測的泉眼,這些泉眼仿佛是通往另一個神秘世界的入口,似是可以直通東海,活脫脫像極了古人口中的
“海眼”。這一發(fā)現(xiàn)讓他們心頭一緊,北京城乃天子的居所,天子腳下豈容他人窺視。于是,劉伯溫當機立斷,決定修建建筑予以鎮(zhèn)壓。
當時在北京城有兩個最大的海眼,一處位于北海,修建了一座白塔來鎮(zhèn)壓;另一個在玉泉山下,修建了一座寺廟來鎮(zhèn)壓。可還有一處位于北新橋附近略小的海眼,一時沒有合適的法物可以鎮(zhèn)壓,便被暫時擱置。
這一擱置可不得了,這處海眼的蛟龍仿佛察覺到了機會,開始興風作浪,想要給北京城帶來災難。就在這關(guān)鍵時刻,姚廣孝挺身而出,他決定在海眼之上修建一座
“北新橋”,并將蛟龍用鐵鏈鎖于井下。這可不是一般的鐵鏈,它承載著人們對安寧的期盼,對洪水的恐懼。
相傳龍公被鎖進海眼時,心有不甘地問姚廣孝:“姚軍師,難道要關(guān)我一千年、一萬年嗎?什么時候我才能出來呀?”
姚廣孝不緊不慢地回道:“等這座橋舊了,修起橋翅兒來,就是你的出頭之日?!?/p>
自那時起,北京人就將那座橋叫作
“北新橋”。奇妙的是,北新橋仿佛被施了魔法,從來不會舊,也不會有橋翅兒,龍公也就一直被鎮(zhèn)在海眼之下,守護著北京城的安寧
。
姚廣孝還把龍子鎖在崇文門鑲橋下的海眼里。龍子同樣問道:“姚軍師,難道關(guān)我一千年、一萬年嗎?我什么時候才能出來呀?”
姚廣孝回復道:“只要你聽見開城門的時候打碘,就可以出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