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風刮過石墻時,你要聽清楚
——
若是‘咚咚’的硬響,那是若郎的腳步;若是‘嗚嗚’的軟聲,才是真的風。”
在迪慶德欽縣的藏寨里,92
歲的次仁卓瑪總在冬夜的火塘邊,用布滿皺紋的手摩挲著經(jīng)珠,講起
“若郎”(藏語
“起尸”)的傳說。對當?shù)夭刈宥?,起尸不是遙遠的鬼怪故事,而是刻在喪葬禁忌里、關(guān)乎生死的警示。
若郎的蘇醒: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先兆與形態(tài)
在迪慶藏民的口中,起尸從不是突然發(fā)生的
——
死者斷氣后,若有怨念未散,身體會先透出
“不祥之兆”。次仁卓瑪記得,她
16
歲那年,同村的酒鬼阿旺因凍餓死在牧場,遺體抬回村里時,“臉腫得像充了氣的皮囊,紫黑色的皮膚下能看見青血管在跳,頭發(fā)根根豎起來,像被雷劈過的牦牛毛”。更嚇人的是,阿旺的指甲縫里滲出了淡黃色的水泡,“老阿爸說,這是‘怨氣溢出來了’,若不趕緊做法,三天后就要醒”。
傳說中,起尸的蘇醒有固定的
“流程”:先是指尖微微顫動,接著眼皮慢慢掀開
——
露出的不是活人的瞳孔,而是渾濁的乳白色眼球,像蒙了一層薄冰;隨后身體直挺挺坐起,腰部不彎、膝蓋不曲,雙手向前伸直,指關(guān)節(jié)
“咔咔”
作響;最后雙腳離地半寸,僵硬地朝著
“有活人氣味”
的方向奔跑。次仁卓瑪?shù)氖迨逶谘┮挂娺^起尸,“它跑起來沒有聲音,腳不沾雪,只有影子在月光下拖得老長,指甲閃著黑亮的光
——
那是凍硬的血痂”。
最讓藏民恐懼的,是起尸的
“奪命方式”:它不會撕咬,也不會咆哮,只會用僵硬的手指輕輕觸碰活人的頭頂?!爸灰讣馀龅教祆`蓋,人就會像被抽走魂似的,眼睛慢慢變渾,接著身體變硬
——
不到半個時辰,就成了新的若郎?!?/p>
雨崩村的老支書說,幾十年前有個趕馬人,在途中被起尸碰了頭,“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他時,他正僵硬地追著自己的馬跑,馬嚇得渾身是汗,韁繩都掙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