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李德祿這貨的確有些本事,堡里眾軍戶的情況,幾乎全都了如指掌。
知道陳長生家缺糧,他就送粟米,而且一送就是兩石!
如果是一般的土著,僅是這一手,說不定就讓陳長生感動得無以復(fù)加了!
可惜,帶著前世的經(jīng)驗,結(jié)合此生的記憶,陳長生知道李德祿是個什么樣的貨色。
靜邊堡的軍戶過這么苦,絕對和他脫不了干系!
以前,李德祿家的田地沒有現(xiàn)在多。
每逢災(zāi)荒之年,李家都會“好心”地借給大家錢糧。
當然,東西不能白借,按照規(guī)矩,都是九出十三歸!
所謂九出十三歸,可不是借十個給九個,還十三個這么簡單。
還款期限不一樣,導(dǎo)致的結(jié)果幾乎天差地別。
如果還款期限是一個月,到期還不上,就會本錢加上利息,繼續(xù)九出十三歸,即所謂的驢打滾,利滾利!
通常情況下,只要第一次沒還上,往后就不可能再還上了。
利息越滾越多,用不了幾次,這輩子都別想再還清。
不但這輩子還不清,下輩子,下下輩子永遠都還不清!
還不上欠賬,李德祿也不會把人往死里逼。
田地可以抵債,人也可以抵債。
不是把人賣到窯子里,面對一幫軍戶,李德祿還不敢那么干。
是讓欠債的人給自己干活,無休無止,世世代代地干活。
名義上是長工,實際上就是奴隸!
陳長生小的時候,家里還有兩畝薄田。
后來為了給爹娘看病,全都押給了李德祿。
爹娘的病沒治好,田也沒了。
人財兩空,這才是三兄妹連飯都吃不上的真正開端!
三兄妹快餓死的時候,老小子不管不問。
現(xiàn)在見陳長生有了本事,就巴巴地跑來示好,真把陳長生當十幾歲的小屁孩忽悠了!
陳長生不是愣頭青,知道李德祿不是好東西,只是和他虛與委蛇,并沒有撕破臉。
兩個人你來我往,打了一陣機鋒,李德祿還平易近人地吃了一碗燴菜。
陳長生想把弓箭還給李德祿,被他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