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救生筏上儲存食物是存在很多弊端的。因為本身它的空間就比較小,第二個是缺乏工具。通過釣魚,如果取得大量漁獲的話,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把魚晾曬起來,通過風干的方式讓它們脫去水分,以便于保存。
世界海難史上孤獨漂流生存時間最長的是一名薩爾瓦多人,他在海上全程一共漂流了438天,打破了二戰(zhàn)時期美軍飛行員300多天的記錄,還有大航海時代200多天的記錄。
有的人可能就說400多天,不就是一年多嗎?這有什么了不起的?
其實,對于普通人來說,在極端惡劣的海洋環(huán)境里,別說是438天,普通人連四天都堅持不下來。
沒有淡水,沒有食物,白天會受到陽光的強烈炙烤,晚上必須要忍受低溫的寒冷。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是,這樣的日子沒有盡頭,你根本不會知道哪一天才能夠回歸文明社會。
很多實驗都證明,在沒有同伴孤身一人的情況下,很少有人能夠忍受長時間的孤獨,更不要說是超長時間,畢竟人類是群居動物。
這位勇敢的人,我忘記了他的名字,我們在這里暫且叫他老薩吧。
老薩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漁民,他受雇于當?shù)氐臐O業(yè)公司,在他出海的那一天,經常和他合作的老搭檔,因為有事情沒來,他便以50美金的價格雇傭了當?shù)匾幻麤]有任何海上航行經驗的年輕人作為他的助手。
他本來計劃是來一次深航30小時的捕魚作業(yè),結果在出海后不久遭遇了海上風暴。在風暴中,他的小船被吹走。
他們丟失了對講機,丟失了通訊器材,這導致了他們與岸上失去了聯(lián)系。
老薩的小漁船沒有頂棚,只有一個外掛引擎和一臺用于保鮮的冰箱。好在它的材質是由玻璃纖維構成的,這種材質比較結實,而且能耐得住海水長時間的浸泡。
由于當天的風浪實在太大,兩人為了便于更好的掌控小船,把剛剛捕獲的500多斤鮮魚全部扔進了大海。
等到風暴停息下來的時候,他們才驚訝的發(fā)現(xiàn),船上所有的物資幾乎都丟掉了,包括一些用來釣魚的工具。
接下來,在海上漂流的日子,他們拼命的收集雨水,收集自己的尿液,甚至喝海龜?shù)难?,生吃海鳥。
老薩還發(fā)明出一種獨一無二的捕魚方式,他把兩條手臂伸進海里面,然后用胸口死死地抵住船舷等魚游過來,從他的雙手中間經過的時候,它就快速的合攏手掌,徒手把魚給抓上來。
不得不說,這個人能夠在嚴酷的環(huán)境里活下來,與他的高智商也不無關系。人類在嚴苛的環(huán)境下,就必須得突破舊有的慣性思維,挖掘和開拓反向思維。
兩三個月之后,老薩就適應了這種嚴酷的海上生活,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類在嚴苛的自然條件下都能很快的適應,終歸有些人是要被淘汰掉的。他的那一名伙伴,那名年輕的小伙子在生吃了鳥肉之后,就突然的生起病來,高燒不退,最終死在了小漁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