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宏也沒有想到這個同母異父的兄長會把他找回去。
當(dāng)時整個北狄對于這位兄長的評價都是暴君,殘忍,嗜殺成性,連自己的親兄弟都不放過。
拓跋宏被他找回去的時候,他都有些害怕。
他也就是個普通的部落酋長的孩子,逃出去后,淪落到了大齊邊境的一個小鎮(zhèn)上。
因為自己的眼睛與其他人不同,故而也沒敢往中原地區(qū)走。
邊境小鎮(zhèn)有一家沒有兒子的普通夫婦收養(yǎng)了他,他是幸運(yùn)的。
那對夫婦做賣豆腐的小生意,他也跟著幫忙。
他天生對讀書分外喜歡,從小接觸中原文化,熟讀四書五經(jīng)。
只可惜他這雙眼睛讓他不能參加大齊的科考,也只能在小城里支了一個攤子,給人們寫寫信和狀子,勉強(qiáng)日子還能過得去。
當(dāng)他被拓拔韜帶進(jìn)北狄的皇宮時,整個人都是懵的。
他第一次見自己的兄長,看著那張威嚴(yán)俊朗的臉,他就有些害怕。
不曾想兄長居然沒有對他怎樣,甚至還將他封為親王,給了一個整理卷冊的閑散職位。
可是其他貴族就有些不滿,畢竟他的身份很特殊,他并不是皇族只是沾了母親的光。
不曾想拓拔韜不光將他尋回來,甚至還讓他跟著皇族一個姓氏,將拓跋的姓氏也賦予了他,抬高了他的地位。
如今封了親王以后,朝內(nèi)的有些人覺得他就是個廢物點(diǎn)心。
拓拔韜又命他這一次出使大齊,完成三國結(jié)盟的舉動。
因為之前的盟約已經(jīng)同大齊的皇帝商談好。
這一次就是與大齊皇帝訂立盟約,宣揚(yáng)盟約,再去參加各種宴會吃吃喝喝將這件事情就辦了。
想必他從大齊回來后,還要帶回一位大齊的公主,完成了北狄和大齊的和親。
這大概是他此次最大的政治任務(wù)。
做完這些他就能回去,身價必然陡然翻倍,說白了兄長是將他帶出去鍍金去了。
他剛面見了大齊的皇帝,于是準(zhǔn)備沿著太液池這邊的小路走一走。
當(dāng)初他的皇兄便是在這大齊的后宮住了整整十年的時光,他也想看一看自己皇兄在這里生活過的痕跡。
相處了這些日子,他對皇兄有恐怖懼怕如今變成了絕對的崇拜。
他相信外界對他皇兄的認(rèn)識是錯誤的,那些人都該死。
尤其是那個被皇兄凌遲處死的大皇子,那個畜生啊。
他終于知道他的母妃是怎么死的。
是被大皇子亂倫凌辱致死,那老皇帝依然包庇大皇子那個畜生,說這也是草原的傳統(tǒng)。
大皇子竟然還污蔑他的母妃勾引他,后來被皇兄抓住凌遲處死,割了整整三千六百刀。
他萬分感激兄長替他的母妃報了仇,他也想看看這位皇兄在大齊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