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qū)秋雨連綿的第三天,電子表廠賬面上的流動資金見了底。林燁盯著財務(wù)科送來的報表,鉛筆在"應(yīng)付賬款"一欄劃出深深的痕跡。窗外,送貨的卡車在泥濘中打滑,濺起的泥點啪嗒打在鐵皮墻上。
"林總,"老趙推門進來,雨衣滴著水,"塑料廠那邊說再不結(jié)款就停料。"
林燁把報表推過去:"海關(guān)押著出口退稅,銀行續(xù)貸要等下周。"
車間機器聲比平時稀疏。流水線上,女工們組裝的速度明顯慢了。阿梅拿著質(zhì)檢單過來:"林總,這批表殼有縮水,電鍍層厚度不達標。"
樣品在手里沉甸甸的。林燁用游標卡尺量了量,壁厚差了零點三毫米。他抬頭看注塑機,老化的加熱筒冒著青煙。
"讓維修班搶修。"林燁把樣品扔回流水線,"告訴工人,今天提前兩小時下班。"
老趙湊近低聲說:"倉庫老錢昨晚又溜出去了,在河邊見了個穿風衣的人。"
雨幕中,林燁騎車往海關(guān)大樓趕。積水漫過自行車輪,公文包里的合同被打濕邊角。報關(guān)行小張等在門口,臉色比天色還陰沉。
"退稅單卡在稽查科。"小張遞過文件夾,"新來的科長要補交三份證明材料。"
林燁翻看文件要求,其中一項需要香港供應(yīng)商出具的原產(chǎn)地證明。他想起上周劉老板電話里的推諉,心里咯噔一下。
"想想辦法。"林燁塞過兩包煙,"廠里等錢發(fā)工資。"
回程時雨更大了。林燁拐進城中村吃腸粉,聽見鄰桌工人在議論:"聽說老板要跑路,隔壁廠已經(jīng)欠了三個月工資。"
老板娘端來熱湯時悄悄說:"林老板,有幫人最近老在廠門口轉(zhuǎn)悠。"
晚上查賬時,林燁發(fā)現(xiàn)原料庫存對不上數(shù)。ABS粒子少了五噸,銅線缺了兩卷。倉庫記錄本上,老錢的簽字龍飛鳳舞。
"要不要報警?"老趙問。
"再等等。"林燁鎖上保險柜,"看看他們到底要什么。"
深夜十一點,電話突然響起。香港劉老板的聲音帶著雜音:"林生,有人出雙倍價錢買你們廠的地皮。"
林燁走到窗邊,看見廠區(qū)圍墻外有車燈閃爍。"誰?"
"新加坡的財團,但背后是歐洲資本。"劉老板壓低聲音,"我勸你見好就收。"
掛電話后,林燁打開父親留下的鐵盒。最底層有張1982年的特區(qū)規(guī)劃圖,電子表廠的位置被紅筆圈了又圈。圖紙背面,父親用鉛筆寫著:"港資如潮,慎防暗流。"
第二天清晨,林燁在倉庫堵住老錢。老頭正在清點包裝箱,手里攥著新款手機。
"諾基亞,"林燁拿起手機,"抵你三個月工資。"
老錢干笑:"侄女送的生日禮物。"
"你侄女在陳家當保姆吧?"林燁按下重撥鍵,最近通話顯示香港區(qū)號。
車間突然停電。黑暗中老錢想溜,被林燁反手扣住。手電光照亮他衣兜里露出的U盤,插著廠里電腦的加密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