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的畫面到此一頓。
各朝時空里觀看天幕的古人們呼吸為之一滯,好久都不能平復(fù)心緒。
什么是苦?
什么是災(zāi)?
天幕上的畫面未曾提一句苦,卻將漢末百姓之苦描寫的淋漓盡致。
“張角,倒?jié)h之逆賊!”有的讀書人蹙眉,顯然他對張角這種形象很不感冒。
“不聽圣賢言的逆賊張角,只會裝神弄鬼,有什么好看的?”
讀書人的怒罵辣評卻換來了周圍百姓的仇視。
他們不懂那么多的大道理,甚至也不清楚天幕上的張角到底是誰。
但他們只看見了一個救濟斯民、慈懷天下的道長!
孩子的話多么的淳樸啊,他娘教給他的更是生存的道理。
蕓蕓百姓,很多都是這樣的窮苦人,吃了上頓沒有下頓,只能挨著肚子忍受著頓頓饑。
“總比一頓飽后餓死強吧?”
“多可憐的孩子啊,那么小就沒了爹娘,家里的土地也被。。。。。?!迸韵騺硎亲钅芨惺芗?xì)膩情感的,一些婦人抹著眼淚動容道。
無論是他們,還是她們,都深知在這個世道里,沒有長輩的庇護,被吃絕戶都是好的了。
若沒個族內(nèi)照顧,能不能活著長大都是問題。
土地?
咱們老百姓哪來的自己的土地欸!
“張角說得不對嗎?”各朝各代里不乏一些王侯公卿,對張角之前的話產(chǎn)生了共鳴。
自古以來,一向如此。
苦一苦,熬過這個年景,不就過去了嗎?
天幕這個拍攝視角和氛圍,整的跟多苦大仇深似的。
拜托!
百姓不好過,我們豪門難道就好過了嗎?
以前沒吃完的肉菜都是直接倒臭水溝里,現(xiàn)在年景不好,我們都難過到喂狗了。
。。。。。。
東漢中平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