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嬸一行人在清陽縣停留了數(shù)日,將“暖棚育苗”、“醋蝕開石”等救荒技術(shù)傾囊相授,親眼看著第一批豆種在精心呵護下破土出芽,看著周縣丞帶著殘存的力量開始組織修復水利、清理廢墟,這座死城終于有了一絲重建的煙火氣。密約已定,鐵器之事需暗中進行,她們不便久留,便決定辭行返回趙家屯。
周縣丞千恩萬謝,親自將她們送出城外,目光中充滿了重若泰山的囑托和期盼。
回程的路,因為播下了希望,似乎不再那么陰森可怖。然而,就在車隊即將駛出清陽縣境,踏入相對安穩(wěn)的歸途時,路旁的一片小樹林里,突然傳來一陣窸窣聲響和壓抑的哭泣聲。
護衛(wèi)的王五立刻警覺地握緊了柴刀:“誰?!”
只見從樹后,怯生生地鉆出來五個婦人,個個衣衫襤褸,面黃肌瘦,身后還跟著七八個瘦骨嶙峋、眼神驚恐的孩子。她們看到王二嬸等人,如同看到了救命稻草,撲通幾聲,齊齊跪倒在塵土里,不住地磕頭。
“恩人!帶我們走吧!求求你們了!”
“給我們一條活路吧!”
王二嬸連忙下車攙扶:“快起來,這是做什么?清陽縣不是已經(jīng)開始發(fā)種救災了嗎?周大人也在盡力安頓……”
為首的一個年紀稍長的婦人抬起頭,淚流滿面,聲音凄楚地打斷了王二嬸的話:“恩人,沒用的……活不下去的……”
她哽咽著,道出了比饑餓更令人絕望的真相:
“發(fā)放的種子……是能活命……可……可我們沒了地??!”
“家里的男人……餓死的餓死,逃荒的逃荒……我們幾個都是寡婦,拖著娃……”
“族里……族里的叔伯兄弟們,早就趁著我們無力看管,把我們的田契……都強行‘代管’了去!說是等男人回來再還,可誰不知道,那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如今就算有了種子,有了力氣,地也不是我們的了!種出來的糧食,還能有我們的份嗎?不過是給族里白干活,換口吊命的吃食罷了!”
“留在清陽,我們孤兒寡母,終究是死路一條!遲早被他們啃得骨頭都不剩!”
另一個年輕些的寡婦抱著懷里餓得直哭的孩子,泣不成聲:“俺們聽說……趙家屯的立身堂,都是婦人當家,能自己掙活路,還不怕人欺負……俺們不求別的,只求跟你們回去,能學門手藝,有口飯吃,把孩子拉扯大……俺們什么活都能干!當牛做馬都行!”
“恩人,收下我們吧!原籍的田契被族里吞了,我們回不去了……唯求一條能靠自己手藝活命的路?。 ?/p>
五個婦人哭成一團,孩子們也嚇得哇哇大哭,場面凄慘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