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宇晨一臉疑惑,大著膽子問道:“為什么?”
“可是這個案子明明給人的感覺,就是調查的不夠深!”
楊同新道:“你這就犯了先入為主的錯誤?!?/p>
“你是在以現(xiàn)今這個時代的眼光,去回顧當初這個案子?!?/p>
“你知不知道,二十年前別說手機,就連座機都非常稀缺?!?/p>
“老百姓就是想打個電話,都需要走幾里路,或者是走更遠的距離,才能在某個單位的門衛(wèi)廳里排隊打電話。”
“而且那個時候的電話,還都不是按鍵的,而且是利用手搖發(fā)電的電話?!?/p>
“我想你們這個年齡應該都沒見過?!?/p>
“當然說這些就遠了?!?/p>
“我要表達的意思是,不能用現(xiàn)在的查案技術和手段,去評定二十年前的案子。”
“那個年代的技術和手段,從現(xiàn)在的這個時代看非常落后的。”
“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現(xiàn)實存在的問題?!?/p>
“但你仔細看看,在當年條件如此艱苦,辦案技術如此落后的情況下,卷宗還能被做的這么規(guī)整?!?/p>
“甚至辦案程序,以及偵破路線,還能被規(guī)劃的這般清晰?!?/p>
“足可見當年的專案組,對肖玉強一家被殺的案子有多重視。”
楊同新喝了口茶,繼續(xù)道:“你覺得這個案子的調查浮于表面,也因為還有很多條件或者是因素,都可以展開更深入的調查。”
“就比如說案發(fā)時,肖玉強家地面流淌的那些鮮血?!?/p>
“從現(xiàn)在的角度講,我們需要對這些血跡進行dna檢測,來判斷這到底是誰的血?!?/p>
“如果現(xiàn)場能出現(xiàn)第四個人的血跡,幾乎就可以證明這是兇手所留下的?!?/p>
“但是當年那種條件,除了能檢測血液的血型之外,根本沒有檢測dna的技術?!?/p>
“正因為受到了諸多技術的限制,所以現(xiàn)在回頭再看肖玉強一家被殺的案子,才會發(fā)現(xiàn)諸多問題?!?/p>
吳宇晨一拍大腿,恍然大悟道:“怪不得我總覺得這個案子到處都是問題,原來是這個原因?!?/p>
楊同新笑著問道:“除了這些,你對卷宗還有什么感想?”
吳宇晨想了一下道:“上面有一個叫莊大山的筆錄,讓我覺得很奇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