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樣,是“神農(nóng)稻種”。
李子淵并沒有拿出他最新培育的雜交稻,而是拿出了一批經(jīng)過初步篩選,產(chǎn)量比普通稻種高出三成的優(yōu)良稻種。
他宣布,所有愿意歸附的農(nóng)戶,都可以用極低的價格,甚至可以賒賬,來換取這些稻種。
唯一的條件是,秋收之后,必須將收成的兩成,作為賦稅,上交給縣衙。
那些被彌勒教禍害得一窮二白的農(nóng)戶,在看到了神農(nóng)院試驗田里那茁壯得如同施了仙法的稻苗后,哪里還會有半點猶豫?紛紛跪求,只為能得到一把神種。
李子淵通過這種方式,兵不血刃就將縣城周邊的土地和人口,牢牢地控制在了自己手中。
而第三樣神物,則徹底奠定了他在這座縣城中,如同神明一般的地位。
那就是——“明光燈”和“紅糖”。
當(dāng)李子淵在縣衙門口,當(dāng)著數(shù)千百姓的面,點燃了那盞明亮、穩(wěn)定、毫無煙塵的明光燈時,整個縣城都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緊接著,便是山呼海嘯般的驚嘆和膜拜!
尤其是紅糖,他們哪里見過這么好的糖。
李子淵利用河谷營地附近大片野生的甘蔗,以一種超越時代的壓榨和熬煮工藝,制造出了第一批紅糖。
當(dāng)那色澤赤紅、質(zhì)地沙軟、入口即化、甜而不膩的紅糖塊,作為“神物”的添頭,讓幾個鄉(xiāng)紳富戶品嘗時,他們那副幾十年沒吃過糖的陶醉模樣,瞬間就引爆了全場!
在這個時代,糖是比鹽還要珍貴的奢侈品,尋常百姓一年到頭都嘗不到一絲甜味,而市面上的飴糖,麥芽糖,不僅雜質(zhì)多,甜度低,口感更是差得遠。
一小塊李子淵弄出來的紅糖,更是成了富戶們追逐的奢侈品,可別小看這些小東西,一般的窮苦百姓用不起,可是對于那些有錢的人來說,這些東西就是神物。
當(dāng)李子淵宣布,這種“明光燈”和“紅糖”,將限量向城中富戶和商鋪出售時,整個縣城的上層社會都沸騰了!
擁有這樣一盞燈,不僅僅是方便,更是一種無與倫比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一個家里有明光燈的富商,腰桿子都比別人硬三分!
而能用紅糖招待客人,更是成了炫耀家底的最高方式!
當(dāng)然了,在暗地里,李子淵將質(zhì)量稍差的雪鹽改頭換臉,去掉那些忽悠富人的精美包裝,在保質(zhì)保量的情況下,以散鹽的方式,低價出售給縣城的百姓,讓那些百姓也能吃得起鹽,讓縣城的老百姓更是對李子-淵感恩戴德的。
溫博看著眼前這番狂熱的景象,看著那雪花般涌入縣衙府庫的銀子,看著那些商賈和鄉(xiāng)紳們對自己那前所未有的恭敬和諂媚,他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權(quán)勢!
而這一切,都源于那個站在他身邊,云淡風(fēng)輕的年輕人。
他不僅給了自己權(quán),更給了自己利,還給了自己無上的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