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木筏突然被一股大力拽了一下,整個木筏都往下沉了一點,于仕早有準備,手中抓了一把“鄭黃硝”,迅速的往木筏撒去,神了,那些“鄭黃硝”一撒到木筏上,正在下沉的木筏馬上就重新浮了上來。
“鄭黃硝”是什東西?關(guān)于“鄭黃硝”,有一段傳說,在北宋年間,有一位姓鄭的道人,云游到一條小漁村,聽聞近來出海的漁船頻生意外,命兒大的,船沒了,人還游得回來,命兒薄的,連身子都喂了魚了。弄得現(xiàn)在再沒人敢出海,但漁民不出海那就等于斷了生計啊,正是出海玩兒命,不出海要餓死,漁民的日子都快沒法過了。聽完漁民們的訴說,鄭道人便懷疑是海中有陰邪作怪,并決心為漁民解決這個難題,他憑著生平所學(xué),花了十天時間,用硝石,硫磺等物,制成了一種粉未,他把這種粉未撒在船艙,然后獨自駕船出海,來回往返數(shù)十次,皆平安無事,這就證明那些粉未具有驅(qū)陰鎮(zhèn)邪的作用,鄭道人依法大量制造,分給漁民們壓船艙,并給這種粉未起了個名字:平安渡“。漁民們駕著撒有”平安渡“的漁船出海,果然往返平安,再沒發(fā)生不幸之事。漁民為紀念鄭道人功德,又把“平安渡”叫做“鄭黃硝”。直到現(xiàn)在,還有不少漁民的船上供著鄭道人的像,把他奉為保護神,不過,真正懂得制作“鄭黃硝”的,已經(jīng)寥寥無幾了,于仕的“鄭黃硝”,是一位老漁民送給他的。
言歸正傳,那對男女見木筏突然下沉,當時就被嚇得半死,但見于仕只往木筏上撒了一把粉未,便馬上轉(zhuǎn)危為安,心中又是佩服又是奇怪。
那男子問:大哥,剛才是怎么一回事?木筏好象突然被拽了下去似的。
于仕說:這種東西你可是遇到過的,不記得啦?
就是,就是那種什么“鬼鑿船“?那男子倒吸了一口涼氣:幸虧大哥本事大,不然
更麻煩的事恐怕還在后頭呢!于仕一臉嚴肅的說:那些粉未,撐不了多久的。
于仕已經(jīng)看到,海面上出現(xiàn)了無數(shù)張的“人臉”,更形象的說,是一張張黑色的臉影,這些臉影極象臉譜,有兩個眼洞,一張大嘴,表情雖不盡相同,但都顯得十痛苦,好象在經(jīng)受著什么折磨。
那本來雄壯激昂的歌樂,現(xiàn)在也都變成了震耳欲聾的哀號。
那些臉影向著木筏慢慢靠攏,木筏外圈都是?壓壓的一大片,如果說海上的船隊只是虛像,可以不去理會,那現(xiàn)在這些臉影,就是實實在在的威脅了。這無數(shù)的臉影聚集在一起,就會形成一個巨大無比的怨力場,身處如此巨大的怨力場,于仕他們就象獅子口中的四只螞蟻,只要咔啪一下,就連根骨頭都不會剩了。
以上的情形,那對男女雖然眼不見,耳不聞,但不可能感覺不到,他倆已經(jīng)感到強烈的,莫名的恐懼,他倆開始不由自主的全身?抖,臉部扭曲,呼吸也變得困難,神智漸漸走向崩潰,可能再過不久,他倆就會和把子,金子一樣了。
這片海域,就是真正的地獄,區(qū)區(qū)一把“鄭黃硝”,又如何抵御得了?此行的兇險程度,已經(jīng)大大超出了于仕的預(yù)計。形勢極其危急,他也只能亮出“殺手锏”了。于仕從懷中拿出一個布包,打開,里面是一串共九個的金鈴。
于仕把金鈴拴在撐桿上,再豎起撐桿,奮力向木筏一頓。
咚!叮鈴
金鈴隨風(fēng)而響,迸射出萬道光芒,周圍百尺以內(nèi),皆籠罩在耀目的金光之中,那些步步迫近的臉影,瞬間就全部消失了。
而那對神智已崩潰在即的男女,聽得清脆悅耳的鈴聲,也頓覺神清體舒,很快就恢復(fù)了常態(tài)。
這串金鈴,名叫“九轉(zhuǎn)金陽”,此乃玄門至寶,舉世無雙。若在夜晚把它懸于高處,金鈴一響,便會光華萬丈,就好似紅日當空,方圓數(shù)里,妖邪匆近。
在“九轉(zhuǎn)金陽”的光芒之下,雖然身處險地,人卻感到安寧詳和。
那男子不禁贊嘆:大哥,你真是一位高人,有你在,我和小姐就可以安心了。
于仕說:現(xiàn)在還沒到能松口氣時候,這片海域潛伏著冤魂惡鬼無數(shù),稍有不慎,咱們就會死無葬身之地。對了,你是叫顧順吧?
那男子說:對,小弟姓顧名順,這位是咱族長顧老爺?shù)那Ы穑櫺〗恪?/p>
那女子聽顧順介紹她,也略帶羞澀的向于仕點頭示禮。
“九轉(zhuǎn)金陽”雖能盡驅(qū)妖邪,卻管不了風(fēng)浪,此時,海面上仍是風(fēng)急浪高,所以只能任由木筏隨浪飄流了,幸好木筏造得結(jié)實寬大,倒也還抗得住,于仕想只要到了天亮,待風(fēng)浪稍緩,便可重新整理,然后再定進退。
正是安危難料,更覺長夜漫漫
于仕漸漸發(fā)覺,“九轉(zhuǎn)金陽”好象出現(xiàn)了一點異常,那原本清澈無比的鈴聲,竟夾雜著一絲破音。于仕抬頭一看,只見那“九轉(zhuǎn)金陽”仍舊金光閃閃,但它的表面,已蒙了一層不易察覺的晦暗。
于仕在心中暗叫不妙:那些“臉影”,在被“九轉(zhuǎn)金陽”擊退之后,并未就此罷休,它們很快就又糾集在一起卷土重來,以巨大的怨力,向“九轉(zhuǎn)金陽“發(fā)動反攻。
“九轉(zhuǎn)金陽”雖然法力廣大,但與數(shù)以萬計的“臉影”合力形成的巨大怨力對抗,畢竟還是勢單力孤,在這場正邪對決中,“九轉(zhuǎn)金陽”已經(jīng)開始落入下風(fēng)。
那些“臉影”最可怕的地方,并不是巨大的數(shù)量,而是它們具有集團性,群動性。它們不是“散兵游勇”,它們更象一支進退有章,攻防有法的“軍隊”。在這支龐大的“軍隊”面前,于仕個人的力量就顯得太渺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