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船一路東去,天色漸明
前方遠處出現(xiàn)了一團黑物,不知是什么東西。隨著距離漸近,終于看到它的廬山真容,原來那是一座柱形的懸崖,它又高又直,在海面上陡然屹立,遠遠望去,猶如一根摯天巨柱,十分的壯觀。這也是于仕他們出海以來第一次看到陸地。
是迎君崖!我們快到無憂島了!顧順興奮的說。
迎君崖?這名字聽著有點熟,于仕仔細想了一會,終于記起,在蒼海狼給他看過的“無憂島”水路圖上,好象也標(biāo)有一個叫“迎君崖”的地方,難道,真的就是眼前這座“迎君崖”?
迎君崖,很好聽的名字??!于仕對顧順說:顧兄弟,它的名字會不會有什么來歷?
顧順指著崖頂對于仕說:大哥,你看看崖頂那塊巨石,是不是很象一個跪著的人?
經(jīng)顧順提醒,于仕仔細一看,果然,崖頂上有塊巨石,它的形狀,還真有點象一個人在跪迎來客,“迎君崖”之名,大概就是由此而來吧。只是這個“君”,指的是一般貴客,還是一國之君呢?
于仕問顧順:無憂島的漁民平時會來到這里打漁嗎?
顧順說:不會的,無憂島沿岸魚獲十分豐富,但越往外卻越少,況且這里離無憂島還相對較遠,一般都不會有人敢把船駛到這里來的,但“迎君崖”實在太高太突出了,在無憂島都能看到它,所以島上的人對它都不陌生。
等小船駛近“迎君崖”,于仕就拿起劃槳(船上還有兩把劃槳),控制住船,不再任由它飄流。
于仕把小船劃到“迎君崖”下,此時頭須盡仰,方可見得崖頂,這“迎君崖”之高。起碼超過百尺,崖身全是幾乎直立的石壁,似經(jīng)刀砍斧劈而成,整座懸崖,就是一根從海底陡然生出的摯天巨柱,不禁讓人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于仕劃著小船圍“迎君崖”轉(zhuǎn)了一圈,發(fā)現(xiàn)“迎君崖”的崖體上,密密麻麻鑿刻著很多巨大古怪的文字(姑且叫文字吧,也可能是某種符號,反正完全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而其中一處山壁上有一溜石窩,石窩約有碗口大,每個間隔數(shù)尺,從下而上,直通崖頂。這些石窩,明顯是人工鑿成,石窩也不是空的,里面填充著一些黑褐色的東西,于仕摳了一點出來,發(fā)現(xiàn)是已經(jīng)腐朽成粉未的木頭。
這就很清楚了,是當(dāng)年有人先在石壁上鑿洞,然后往洞中插入木頭,如此一直向上重復(fù),造出一條用來登上崖頂?shù)摹疤焯荨?,但前人為什么要費如此大的功夫,造一條“天梯”上崖頂呢?其中一定有重要的原因。
于仕決定上崖去探個究竟,其實,就算沒發(fā)現(xiàn)這一溜石窩,于仕也早想上崖頂一趟,正所謂站得高,望得遠,那樣可以俯瞰一下無憂島周圍的地理環(huán)境,這對以后的行動可能有幫助。
于仕對顧順說:顧兄弟,我現(xiàn)在到崖頂看看,你和顧小姐在這等著吧。
顧順一聽就有點擔(dān)心:大哥,你上去了,萬一這里有什么事,我和小姐可怎么辦?
于仕說:你就放心吧,現(xiàn)在已經(jīng)天亮,又有寶船護著,不會有事的。
那如果這家伙突然發(fā)難呢?顧順指了指爛泥般癱在船上的金子。
于仕忍不住笑了:你看他都這模樣了,還能發(fā)什么難?他怕你發(fā)難還差不多。
如果是一般的人,要徒手登上這座懸崖無疑是癡人說夢,但對于仕來說,還是力所能為的,因為崖面上生長了很多山藤,小樹,可以借此攀爬。
于仕攀藤拽樹,迎崖而上,其中過程不必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