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我們一行繼續(xù)向東挺進,正所謂“饑餐渴飲,曉行夜宿”。隨著不斷深入,看到雁鳴山脈的地形地貌在逐漸發(fā)生變化,不再是林木茂盛,連綿起伏的土質山嶺,而是出現(xiàn)了很多相對獨立的石質山峰,這些石山由片片石灰?guī)r層層累疊而成,姿態(tài)千奇百異,一座座屹立在與世隔絕的荒蕪之地,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我,老爸,于叔,在途中觀賞著這些歷經(jīng)億萬年風雨洗禮才形成的地質奇觀,真是大開了眼界,且不管此去靈狐谷有無收獲,單是能欣賞到如此壯美的地質奇觀,就已經(jīng)不枉此行了。
第三天走到中午時份,我們開始隱約聽到從遠處傳來隆隆水聲,老爺子對大家說:那是瀑布的聲音,我們很快就要到達靈狐谷了。
當我們到達時,看到一幅巨大的瀑布懸掛在連綿無盡的大石嶺上,它的落差,寬度皆有百米余,瀑布自山頂而下,被山石分割成百十條雪白涓流直落山腳,水瀑擊在石頭上珠花飛濺,騰起的水霧彌漫到十多米高,在陽光照射下幻化出一條七色彩虹,真是有若仙境,美不勝收。
瀑布前還有一個很大,略為橄欖形的水潭,巨瀑之水均盡數(shù)流入此潭,水潭中游弋著無數(shù)指頭大小的山坑魚,潭水極清澈,但仍然見不到潭底,是謂之“深不見底”。
老爺子說靈狐谷的入口就在這條瀑布之內,又指著潭水中的一溜柱狀小石墩說:你們看,這溜石墩便是直通靈狐谷入口的。
我看見那些石墩沒入水中大約五厘米,每陋三十厘米左右就有一個,或者并排著有兩到數(shù)個不等,以一條優(yōu)美的蛇狀線路,直達到瀑布之下一個大約一百平方的石臺,這些石墩都是圓形的,大小統(tǒng)一,應該是人工所為。心中不禁又有疑問:這里是遠離人煙的世外之地,怎么會有人來到這搞建設動工程呢?
爺爺,這潭水好清啊,我想下去游一會兒!天養(yǎng)興奮的對老爺子說。
老爺子連忙擺手,神情少有的嚴肅:不行,這個水潭看似平平無奇,但實際卻可能暗含機關。
于叔也點點頭說:我看那一溜石墩的排列規(guī)率,有點象占天術數(shù),如果隨便在上面行走,恐怕會有危險。
占天術數(shù)是什么東西?我和老爸都不約而同的問。
于叔說:相傳西周時有一位名叫占伯的奇人,“占天術數(shù)”就是他創(chuàng)造出來的,這是一門十分復雜的學問,應該失傳很久了,我也只是在祖師爺?shù)拿丶锟催^一些有關它的圖形記載,想不到今天能在這里見到。
老爺子哈哈一笑:小于,你肚子里還真是有些貨啊,沒錯,這些石墩的確是按照占天術數(shù)的其中一決排列的。
7月27日中午更新
那你知道這是“占天術數(shù)”中的那一決嗎?老爺子問于叔。
依晚輩看,這是“占天術數(shù)”中的“龍決”?
你只說對了一半,確切來講應該是“龍決”中的“水龍決”,“占天術數(shù)”共有兩百零八決,每一決都以動物為相兼對應五行,可謂是千變萬化,此“龍”在潭中游弋,自然就是“水龍”了。
老爺子對大家說:這里懂得“占天術數(shù)”的,就只有我和大丫,待會過去的時候,由我一個一個的領過去,小于第一個,大丫你就最后過去。“水龍決”的方位口決比較復雜,一時是無法記住的,最重要是看清我落腳的墩位,然后跟著走準了,不要緊張不要著急,否則一步錯就有可能招來大麻煩。小丫尤其是你,千萬不能分心。
左三!右一!復進二五!單跳七老爺子每念一句,就向正前,或左前,或右前跨一步,步子有的很小,有的很大,于叔則跟在后面不斷“復制”,就這樣,老爺子領著于叔很快就順利走了過去,然后是老爸,天養(yǎng)。
終于輪到我了,心馬上砰砰的猛跳起來,不緊張那是不可能的,這一關看似簡單,實際卻不是那么容易過,石墩只有碗口大小,表面光滑,還是在水里,邁小步當然不難,但有些步是要邁得很大的,一不留神就有可能滑腳或跨錯礅,還有的是要跳的,這個最難,不僅要落得準,還要落得穩(wěn),沒點功夫底子,還真應付不了。
等我如履薄冰的走了過去,才偷偷舒了口氣,額頭后背全是汗呢,但都不敢去擦,省得又被天養(yǎng)那小丫挖苦。等天生也走過來了,老爺子一揮手:走,進谷!
嘩啦!嘩啦!
這時,瀑布里突然跳出來五只白狐,除了老爺子,其他的人都被嚇了一跳。
五只白狐并排而站,十顆黑珠子般的狐眼把我們掃視了一遍,然后目光全駐在了天生天養(yǎng)兩姐妹身上。
姐,這些狐貍真可愛!天養(yǎng)說著走過去蹲下,伸手去撫o那些狐貍。我本想提醒她小心,但馬上又轉念:咬她兩口也好!
誰知那些野狐不但沒撒野,反倒溫馴的象自家養(yǎng)的小狗,任由天養(yǎng)撫o,還紛紛的往她懷里蹭,一只只爭著邀寵似的。
這時天生也走了過去,和天養(yǎng)一起逗那些野狐,兩個女孩五只野狐圍成了一起,戲耍得很開心,那場面十分溫馨,真有點象親人重聚,連我也受到了感染,眼睛澀澀的,竟有點想掉淚。
那些白狐和天生姐妹親呢了一陣之后,又轉身紛紛跳入了瀑布。
走吧,我們跟著進去。老爺子說。
瀑布里的通道,原來是一條大約兩米高,一米寬的石甬道,頂成拱形,內壁光滑,應該是人工開鑿而成。這條甬道有點彎,很長,走了一會就黑的看不清前路了,老爺子和天生打開手電,一個引路一個斷后,借著手電的光,我看到石壁上雕刻著很多奇怪的壁畫,大都是些神神怪怪的東西,一點都看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