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侍從看著有些眼生?”
埋頭對付美食老頭再次抬起頭來,狀似無意地問了一句。
“師傅……”
也許是酒喝多了,申生有些微醺,臉上也有了一抹紅暈。
“老夫不問了,好久沒吃過像樣的美味了,這齊國的國宴確實不錯,那個廚子的廚藝堪稱一絕,湯水都不能浪費一滴?!?/p>
老頭嘀咕了幾句,繼續(xù)埋頭對付食物,似乎不再關(guān)注齊女這個眼生的侍從了。
聽到申生叫了一聲師傅,齊女的瞳孔縮了縮。
她看的春秋歷史不多,之所以知道申生,是因為這倒霉孩子死得太憋屈了。
申生身邊到底有一些什么樣的人,她不知道。
可申生的師傅她還是知道一點的。
狐突,真正在歷史上留下名字,并不是因為他是申生的師傅,而是因為他的兩個兒子。
狐突本來是支持申生的,因為那是他的弟子。
可在看出晉獻公開始厭棄申生時,他讓兩個兒子狐毛、狐偃跟了重耳,后來兩人一直跟著重耳逃亡。
晉獻公死后,晉惠公夷吾繼位,十四年后,晉惠公死,其子圉立為晉懷公。
為鞏固帝位,削弱重耳的影響,晉懷公命令所有隨重耳出逃在外之人全部回國,不歸者,誅其全家。
同年冬,因狐突不召二子歸國,被懷公拘捕。懷公對狐突說:“子回則免罪。”
狐突答:“子之能仕,父教之忠。父教子貳,何以事君?”拒絕了懷公的要求被殺害。
“忠臣不事二主”,狐突因此被后世的君王立為道德典范,很多地方都修了狐突廟。
所以真正被后人記住的,并非因為他是申生的師傅,而是他的那種忠君思想。
其實這家伙就是一只狡猾的老狐貍,自己跟隨申生,又讓兒子跟著重耳。
兩頭下注,不管誰是最終的勝利者,都能保證家族的延續(xù)。
其實這也是很多家族長盛不衰的原因,不管哪邊失勢,都不會拖累全族,總有一支留在勝利者的隊伍里,家族都能長盛不衰。
晉國的大家族不少,而且家家戶戶幾乎都是這種幾頭下注,凡是有點實力的,差不多都有各大家族的人追隨。
只不過因為齊女身份低微,申生一般也不會帶女人與門客見面,所以她對申生身邊的人一個都不認識,更不知道各大家族之間錯綜復(fù)雜的關(guān)系。
一個小侍人邁著小碎步,急匆匆走到齊桓公的臺階下,齊桓公一看小侍人臉上帶著焦急,而且也是經(jīng)常在他身邊侍候的人,便招了招手,讓小侍人上去了。
小侍人拾階而上,走到齊桓公身邊,低聲匯報著什么。
因為堂下的禮樂聲音太大,就算是離齊桓公最近的豎刁,也沒有聽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