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4年漢·漢王四年西楚·霸王四年農(nóng)歷十月初
灌嬰(敏捷88)冒死奪回的糧秣,如同久旱后的甘霖,暫時滋潤了狄道城干涸欲裂的土地。城內(nèi)那種令人窒息的、瀕臨餓殍的絕望氣息被驅(qū)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劫后余生的虛脫感和對未來的微弱期盼。軍士們每日的口糧恢復到了維持基本戰(zhàn)力的水平,百姓們也能分得些許糊口的粥食,盡管遠談不上飽足,但至少,那柄懸于頭頂?shù)酿I死之劍,暫時移開了幾分。炊煙重新在這片焦土上裊裊升起,帶著一絲悲涼的生氣。
然而,這短暫的喘息,并未能消除根深蒂固的危機。糧草的總量依舊捉襟見肘,周勃(政治85,智力82)與主簿反復核算,即便加上此次繳獲,若滎陽后續(xù)補給遲遲不至,全軍糧秣也僅能支撐月余。北地的寒冬即將來臨,冰雪封路,狩獵采集將徹底斷絕,屆時若再斷糧,后果不堪設想。周勃肩上的壓力,并未減輕多少,他只是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去等待、去爭取那渺茫的后續(xù)支援。他一面加緊城防修繕,一面派出更多斥候,嚴密監(jiān)視匈奴動向,并不斷向東南方向派出快馬,催促糧草。
與此同時,郡守府行轅內(nèi),那場由奪糧成功而間接引發(fā)的、關乎李凌(體質(zhì)19)病情的微妙變化,仍在持續(xù)而緩慢地發(fā)酵著。
自那日手指無意識微動之后,李凌的狀況,進入了一個更加積極、卻也依舊極其緩慢的恢復軌道。他依舊終日臥床,清醒的時間短暫而模糊,但劉玥(昭武王妃)和淳于意(智力80)都能清晰地感受到那種…內(nèi)在生機的逐步凝聚。
最顯著的變化,發(fā)生在他的眼神。當他從昏沉中短暫醒來時,那眸中的迷霧似乎又散去了一些,目光的聚焦能力明顯增強。他能夠更長時間地、更清晰地注視劉玥,當劉玥輕聲呼喚他時,他的眼球會隨之轉動,那眼神中…似乎…開始蘊含了一種…極淡的、難以言喻的…情感色彩?不再是全然空洞的茫然,而是夾雜著一絲…依賴?安撫?甚至是…極其微弱的…關切?劉玥常常在他的注視下,感到一種心靈的震顫,仿佛丈夫的靈魂正從那深沉的禁錮中,一點點地掙扎著,試圖與她重新建立連接。
其次,是他對外界刺激的反應。除了手指的微動,他的面部表情也豐富了一點點。當劉玥用溫熱的布巾為他擦拭臉頰時,他的眉頭會舒展;當藥汁過于苦澀時,他的嘴角會幾不可察地向下撇一下,流露出類似“嫌棄”的本能表情;甚至有一次,當窗外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時,他的眉頭…猛地蹙緊,雖然瞬間又松弛下去,但那瞬間的反應,表明他的潛意識…對某些特定的、可能代表危險或緊急的信號,有了更敏銳的感知。
喂食也變得順利了一些。他吞咽的動作不再那么艱難,嗆咳的次數(shù)顯著減少。劉玥甚至可以嘗試著,在他清醒時,用極慢的語速,斷斷續(xù)續(xù)地告訴他一些外界的事情,比如周勃的近況,灌嬰的傷勢,城防的加固…她無法確定他聽懂了多少,但她堅信,這種交流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康復刺激。
【系統(tǒng)提示:宿主意識活躍度持續(xù)提升…對外界刺激產(chǎn)生更豐富、更敏銳的本能級情感與生理反應…生命體征穩(wěn)定…體質(zhì):19(生命本源修復速度因意識活躍度提升及持續(xù)愿力滋養(yǎng),維持微弱加速+0。2%)…信仰值:6。3(狄道軍民感恩愿力持續(xù),因生存危機暫緩而更顯精純)…魂佩能量:-4。3%(永久沉寂)…恢復進程:進入意識與軀體初步聯(lián)動階段…警告:身體機能仍極度脆弱,需絕對避免強烈刺激!】
淳于意每日診脈,臉上的喜色也愈發(fā)明顯:“王妃,王爺脈象,如今如溪流匯入小河,雖仍細緩,然其勢漸增,流暢之象日顯。尤以‘尺脈’(腎脈,主根基)更為有力,此乃元氣復蘇之根本征兆!王爺…正在一點點地,從那個深淵里…爬出來!”
高順(瀕死)的脈搏,也跟隨著李凌的節(jié)奏,變得愈發(fā)雄渾有力,面色甚至隱隱透出了一絲極淡的紅潤。這種奇妙的同步性,讓所有人都感到驚異,也更堅定了劉玥等人守護的決心。
然而,行轅內(nèi)這充滿希望的微光,與行轅外政治層面的暗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建成侯呂釋之(政治82,智力78)在親眼目睹了李凌的“好轉”跡象后,內(nèi)心的權衡變得更加復雜。他躲在官舍之中,面前鋪著絹帛,筆尖蘸墨,卻久久未能落下。他需要寫一份呈報給漢王劉邦(政治90,魅力88)和丞相蕭何(政治95)的詳細奏報,這份奏報的措辭,將直接影響滎陽對北地局勢的判斷和后續(xù)決策。
他反復思量:
*李凌的病情:必須如實稟報其重傷瀕死、昏迷月余的事實,強調(diào)其目前雖有好轉跡象(如手指微動),但依舊口不能言、身不能動、意識模糊,短期內(nèi)絕無理事可能,康復前景難料,極可能留下嚴重后遺癥。這一點,要寫得足夠嚴重,以打消滎陽可能存在的、對李凌迅速恢復并重新掌控隴西的期待或忌憚。
*周勃的表現(xiàn):要突出其忠勇果敢,堅守狄道,血戰(zhàn)匈奴,尤其要提及其冒險派兵奪糧之舉,肯定其功績和對穩(wěn)定北地局勢的關鍵作用。但…也要隱約點出其“權柄過重”、“行事果決有時近乎專斷”、“深得軍心民望”,暗示需要有所制衡。這一點,要褒中含抑,分寸拿捏至關重要。
*北地現(xiàn)狀:要極力渲染狄道及北地郡的殘破景象,軍民傷亡之慘重,糧秣短缺之嚴峻,防務壓力之巨大。強調(diào)此地已成燙手山芋,需要朝廷持續(xù)投入大量資源,且短期內(nèi)難見回報。目的是…為后續(xù)可能減少支援或調(diào)整策略做鋪墊,也為他自己在此地的“艱難”處境尋求理解。
*自身建議:最終,他提出建議:鑒于李凌重傷難起,北地防務不可長期懸空,建議朝廷考慮…委派一名重臣(或宗室)常駐隴西,協(xié)助周勃處理政務、安撫地方、協(xié)調(diào)糧秣,以確保北地穩(wěn)定,并減輕周勃的負擔。這個“重臣”的人選…自然有待朝廷斟酌,但其用意不言自明——分權與監(jiān)督。
呂釋之的筆鋒,在絹帛上蜿蜒游走,每一個字都經(jīng)過反復推敲,力求在忠君體國的表象下,嵌入精妙的個人考量與政治意圖。他知道,這封奏報一旦送達滎陽,必將引起劉邦、蕭何、乃至呂后一系的深思,從而影響整個北地乃至朝廷的權力格局。
而在狄道城外的漢軍大營,周勃也并未完全信任呂釋之。他同樣寫了一份密奏,通過絕對可靠的秘密渠道,直送丞相蕭何之手。在密奏中,他詳細稟報了奪糧的慘烈經(jīng)過,強調(diào)了北地軍民的忠勇與當前依然嚴峻的形勢,也…隱晦地提到了呂釋之到來后的一些“關切”與“詢問”,表達了對朝廷可能對北地將士產(chǎn)生猜忌的擔憂,并懇請蕭何能體察邊關將士的艱辛,確保糧草補給暢通。
兩股無形的信息流,即將從狄道這個風暴眼,分別流向滎陽不同的權力中心。它們將如同投入湖面的兩顆石子,在不久的將來,激起怎樣的波瀾,尚未可知。
郡守府內(nèi),對此一無所知的劉玥,正細心地為丈夫擦拭著手臂。李凌靜靜地躺著,呼吸均勻。突然,窗外傳來一陣鳥鳴,清脆悅耳。劉玥并未在意,繼續(xù)手中的動作。然而,她卻沒注意到,在她低頭的一瞬間,李凌那原本平視屋頂?shù)哪抗?,極其緩慢地…轉向了傳來鳥鳴的窗口方向,那空洞的眸子里,似乎…閃過了一絲…極其細微的…對外界聲息的…本能好奇。
那微光,正在穿透沉重的陰霾,一絲絲,一縷縷,頑強地明亮起來。而環(huán)繞這微光的暗流,也愈發(fā)深邃難測。
【史料記載】
*家族史·始祖本紀(第一卷):“漢王五年十月,狄道得奪來之糧,暫解饑饉。祖凌公(20歲)病勢持續(xù)好轉,眼神漸清,對外界聲光情感皆生微應。然建成侯呂釋之暗修奏報,欲以‘王爺病重難起,北地需人協(xié)理’為由,請朝廷遣重臣分權。周勃亦密奏滎陽陳情。朝堂暗流因狄道而涌動。”
*官方史·漢書·高帝紀:“四年冬,北地乏糧,稍得補充。”
*宗教史·紫霄神帝顯圣錄(卷一):“帝靜養(yǎng)中,靈覺日開,始感萬物聲光。然凡間使者,心念紛雜,暗奏朝堂,欲動北地之局。”
*野史·楚漢秘聞·病蘇暗奏各懷心:“李凌病漸蘇,呂釋之卻奏其重疾難起,請派重臣。周勃亦密報求糧。狄道微光下,朝爭暗流生?!?/p>
(第一百四十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