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fire!”
一聲尖銳的機械電子音響起,幾枚聚變火箭搖搖晃晃地從土坑中飛起,擊中了一艘掠過上空的小型圓盤。
黑色圓盤驟然被連續(xù)擊中,冒出了濃煙,但于此同時,一道聚能粒子束也從其艦身下方射出,飛快地犁過剛才發(fā)動襲擊的土坑。
在沖天的爆炸與黑煙下,圓盤還是搖搖晃晃地墜落在不遠處,騰起了更多煙塵。
煙塵之中,圓盤傾斜的側面開啟,數名身材高大的身影跳降而下。低能見度下,目視不甚真切,只有被風吹散的煙塵中的長鼻象面偶爾露出驚怖一瞥。
然而,機械并不會在意。
從另一邊的各個土坑內、殘垣旁,同樣有無數看起來纖瘦的陰影出現,傳感器早已完成索敵,手中武器也處于擊發(fā)狀態(tài)。
一道命令,通過背部的天線向周圍擴散,一瞬間,所有的機械都開始行動。
“進攻!”
“roger、roger?!?/p>
無數b1的身影從各自的藏身之地中躍出,手中的E-5爆能槍一齊射出紅色的彈雨。而另一邊,更多的圓盤抵達,它們懸停于低空,全身覆蓋著骨鎧的巨人戰(zhàn)士從容一躍而下,無數聚能射線也向著機械浪潮激射而去。
兩種不同形態(tài)的粒子束以不同的顏色、不同的頻率、不同的聲響交織穿透濃厚的塵埃,力求將死亡與終結播撒至對面。
“這簡直像在打克隆人戰(zhàn)爭?!?/p>
遠處一個偽裝工事后,一名沖鋒隊下士放下手中的望遠鏡,感嘆道。
“滿嘴班薩屎(banthacrap,注釋1),克隆人戰(zhàn)爭那會兒連你老媽都沒生?!?/p>
另一名同樣頂著黑色肩甲的班長開口揶揄道。
“吉奧諾西斯(注釋2),看在領袖的份上,你的軍史課成績可別和你的腦容量一樣低?!毕率孔焐虾敛涣羟榈睾莺莘磽?,但手上卻沒停,將望遠鏡的數據線攬與通訊器連接,開始將畫面?zhèn)鬏斨梁蠓降倪B部駐地。
這兩個班的沖鋒隊被放置于金字塔防線的最外層,他們的主要任務是監(jiān)視北部來犯之敵的動向。作為占據q13區(qū)域中央的金字塔,其四通八達的地理位置注定了它必須承受來自四面八方的圍攻。
沖鋒隊戰(zhàn)斗連隊的16個班中,有8個班組被設置來觀察四個大方向上的敵人,剩下的8個班則被連隊長部署在靠近金字塔出入口(被凱洛倫命令轟開的那個)位置隱蔽待命,他們得對付敵人可能的軌道空中突擊。
當然,當前的主要戰(zhàn)斗,還是交給那一個團的4000余臺b1機器人吧。
作為第一秩序重啟生產的型號,戰(zhàn)斗型b1的機器人腦獲得了軍研部的現代化升級,運轉速度更快、指令執(zhí)行更準、動作效率也更高——最重要的是,技戰(zhàn)術水平的全面迭代。
邦聯版本的b1那為了向大規(guī)模部署的成本與算力妥協的“排隊槍斃”戰(zhàn)術被摒棄,取而代之的,是以班組為中心的靈活步兵戰(zhàn)術。
盡管因其程序代碼底層邏輯的原因,其略顯逗比的“個性”仍在系統迭代中保留下來,但無論如何,根據評估測試,現在的b1。其在與bx特種突擊機器人(注釋3)的模擬作戰(zhàn)測試中,戰(zhàn)損比已經從原先的20比1提升到了5比1。
也就是說,在理想狀態(tài)下平均5臺b1便可以換掉1臺bx。
乍聽之下,似乎還是很不堪使用,但要知道,原版的b1與bx的實戰(zhàn)戰(zhàn)損率不是5%,而是接近1比50的2%!
2%到20%,任誰都能明白這是個了不起的進步,而如果說這樣的提升付出的代價不過是每臺成本上漲15%,那么這足以讓每一名參與升級項目的軍研部科學家獲得最高級別的配給獎勵。(注釋4)
這么多夸贊之詞,并非為了炫耀機械軍的武力,而是要說明:敵人之強大、攻勢之猛烈,令戰(zhàn)斗一下子就進入了白熱化??!
約莫有40個圓盤降落到了這里——除開倒霉的,也足有近900名工程師戰(zhàn)士在這個方向登陸。
而這4000余b1,除開2個營部署在金字塔中心區(qū)域外,剩余的4個營則按一個面一個的態(tài)勢被分配下去。
第一秩序四面布防是不得已而為之,而這些蒼白巨人很顯然不會愚蠢到同樣四面攻之,他們一開始就集中了很大部分力量,攻其一點——且直接在防區(qū)頂部登陸,直接就與守軍進入犬牙交錯的混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