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遠夫婦又陸續(xù)給顧書麗介紹了兩位體制內(nèi)的男士,一位是市財政局的退休科長,一位是區(qū)法院的老干部,可顧書麗要么以“生活習慣差異大”為由拒絕,要么用“話不投機”搪塞。次數(shù)多了,楊明遠也漸漸看出她的心思。
這天楊明遠請顧書麗吃飯,酒過三巡,他放下酒杯,笑著說:“書麗,哥看出來了,你是真沒打算再找。之前是哥和你嫂子多事了,往后不跟你提這事了,你自己過得舒心就好?!?/p>
顧書麗心里一塊石頭落了地,連忙端起茶杯:“楊哥,謝謝您和嫂子的好意,我知道你們是為我好。我這性子,還是一個人過自在。”
“自在就好,自在就好?!?/p>
楊明遠哈哈一笑,“咱們不說這個了,說說你藥廠的事。我聽說你們京西制藥上個月的產(chǎn)值又漲了,都快趕上咱們市的老牌藥企了?”
提起藥廠,顧書麗眼里泛起光彩。
這幾年京西制藥憑借誰也比不過的藥效和優(yōu)秀的質(zhì)量,不僅拿下了市內(nèi)多家醫(yī)院的長期訂單,還拓展了周邊省份的市場,去年更是入選了“省級重點扶持企業(yè)”。
“托您的福,確實不錯。”
顧書麗笑著說,“今年打算再引進兩條生產(chǎn)線,把口服液和沖劑的產(chǎn)能提上去,爭取年底把產(chǎn)值再翻一番?!?/p>
經(jīng)過這幾年的發(fā)展,京西制藥早就不是光加工藥材了,還做起了中成藥的生意,利潤更是翻了好幾翻。
楊明遠連連點頭:“好!有魄力!以后有需要發(fā)改委幫忙的,盡管開口,哥一定盡力。”
告別楊明遠,顧書麗驅(qū)車回到“錦繡華庭”。
進了家門,她從保險柜里拿出存折,指尖拂過上面一連串的數(shù)字,心里滿是感慨。重生前,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讓渣男求解脫得死,丟下這些白眼狼的兒女們,重生后,她不過兩年之間就全都辦到了,沒了累贅,她只是想為了自己空間中的藥材賣的錢找個掩護,沒成想竟然一步步把一個藥材加工廠做成了集團企業(yè);
如今,賬面上的數(shù)字早已是她前輩子做夢都不敢想的規(guī)模,多到她三輩子都花不完。
錢對她來說,漸漸成了一個數(shù)字。
她看著窗外的萬家燈火,想起重生自己被家人拋棄,凍死在橋洞的景象,看到過的那些貧困兒童,冬天穿著單薄的衣服,手里攥著干硬的饅頭;還有小區(qū)里獨居的孤寡老人,生病時連個遞水的人都沒有。
那些畫面一幕幕在她眼前晃著,她突然有了一個念頭:成立一個慈善基金會,資助貧困兒童上學,給孤寡老人送醫(yī)送藥,保證她們有尊嚴地活著,不要再重導她上輩子的覆轍。前輩子她受了太多苦,如今有能力了,想為那些和她一樣苦過的人,多做些實事。
可成立基金會的過程,遠比顧書麗想象中艱難。
她先是咨詢了許律師,得知成立慈善基金會需要滿足一系列條件:要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專業(yè)的管理團隊、充足的啟動資金,還要向民政部門提交復雜的申請材料,經(jīng)過層層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