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崇禎快要被這幫豬隊友氣到腦溢血的時候。
主戰(zhàn)派終于來了!
崇禎大喜。
歷史上,張叔夜曾率三萬人馬突破金軍防線,進入東京,力諫宋欽宗堅守城池,等待各地援軍。
他堅決反對議和,主張集結(jié)兵力與金人決戰(zhàn),成為東京保衛(wèi)戰(zhàn)的核心將領(lǐng)之一。
靖康之變期間,張叔夜親自指揮城防,屢次擊退金軍進攻,在酸棗門、陳橋門等地重創(chuàng)敵軍;
城破之后,他曾建議宋欽宗突圍至襄陽,但未被采納。
東京淪陷后,張叔夜被俘,拒絕投降,最終在宋金邊界病逝。
可謂是忠臣良將!
宰相唐恪冷冷一笑:“張將軍的忠烈之心令人欽佩,然匹夫之勇,怎能安邦?今圍城如鐵桶,所謂決戰(zhàn),不外是將大宋將士驅(qū)赴絕境罷了?!?/p>
這老登,已經(jīng)被金兵打出心理陰影了,在他看來,宋軍見了金軍,那就跟耗子見了貓一樣,除了投降沒第二條路。
張叔夜抬頭挺胸,聲如洪鐘:“國家至此,唯有一戰(zhàn)方能存命,若再屈膝示弱,金人必然更加囂張,爾等主和派,唯知媚敵,實為誤國之奸佞!”
老將軍雖然領(lǐng)兵,卻是文官出身,罵起人來那也是一套一套的,而且他都六十多歲了,什么場面沒見過,根本不怕得罪這幫人。
少宰張邦昌面色驟變,跳出來厲聲斥責(zé):“大膽張叔夜!朝廷議事,豈容你以言論煽惑軍心!若決戰(zhàn)敗矣,汝等能否擔(dān)負(fù)亡國之責(zé)?”
這廝是主和派的極端代表,長期主張對金妥協(xié),曾作為使者前往金營議和,主動提出割地賠款。
金軍圍城時,張邦昌力勸欽宗投降,并帶頭籌備金銀、少女進獻金人,毫無底線可言。
靖康二年金軍破城后,懶得自己管,直接把他扶持成了“偽楚”皇帝。
張叔夜哪受得了這個氣,慷慨激昂地回敬道:“國難當(dāng)頭,匹夫有責(zé),縱使決戰(zhàn)敗亡,亦為國而死,豈似爾等茍且偷生,賣國求榮!”
眼下局勢危急,張叔夜毫不猶豫地得罪了幾位朝中重臣,顯然是豁出去了。
他知道龍椅上那位陛下耳朵根子軟,太容易受到議和派的影響,之前就聽信讒言把李綱給驅(qū)逐出京。
所以他今天必須把話說明白,哪怕把滿朝文武都得罪光,也要把皇帝給罵醒。
這一刻,張叔夜已做好了死戰(zhàn)殉國的準(zhǔn)備!
只為喚醒大宋上下的抗金之心!
副宰相耿南仲厲聲喝道:“陛下,此人滿口狂言,若聽其妄語,禍國殃民,大宋休矣!”
如同捅了馬蜂窩,一群投降派立刻圍了上來,言辭刻薄惡毒,對張叔夜展開了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