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陽皇宮。
嘉德殿,朝會(huì)。
文武官員站列兩側(cè),無比精神抖擻面露嚴(yán)肅。
可龍榻上的天子劉宏卻不斷打著哈氣,臉上盡顯疲憊。
自潁川大捷中原之地解除威脅后劉宏便重新沉迷在酒色之中,若非賊首張角尚未剿滅議會(huì)早已被叫停。
下方左右分別站著兩名面容陰鷙之人,正是備受劉宏寵信且稱呼為‘父母’的中常侍張讓與趙忠。
作為最懂皇帝的知心人,張讓無需授意便主動(dòng)上前扯起了公鴨嗓。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話音落下,左方首位之人站了出來。
“臣有事起奏!”
劉宏抬了抬眼皮,見是袁隗只得打起些精神。
當(dāng)朝司徒,三公之一,本就影響巨大,更何況還有門生故吏遍天下四世三公的家世!
“司徒有何事?”
袁隗走到中央微微躬身,“老臣侄兒袁基特意從汝陽趕來雒陽,有要事向陛下啟奏?!?/p>
“準(zhǔn)!”
劉宏允罷,張讓便扯起嗓子大喊。
“傳安國亭侯袁基進(jìn)殿!”
不多時(shí),袁基便被帶到殿門前,脫鞋正衣冠極盡禮數(shù)后便躬身小跑上前。
到袁隗身后時(shí),主動(dòng)拜伏于地。
“臣袁基,叩拜陛下!”
“免禮?!?/p>
“謝陛下!”
袁基緩緩起身后沒有急于開口,而是靜候一旁等候。
如此禮數(shù)周期,讓劉宏好感大增。
“愛卿有何事啟奏?”
話音落下,袁基撲通一聲又跪了下去。
“臣有罪!”
莫說臺(tái)上的劉宏,張讓,趙忠,連下方一眾文武都猝不及防。
“愛卿有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