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廿五的早朝,乾元殿內(nèi)的寒氣比往日更甚。殿外寒風卷著殘雪,拍打在雕花窗欞上,發(fā)出“簌簌”聲響,像極了暗處涌動的暗流。
文武百官垂首而立,各色的官袍在晨光中泛著冷光,靴底偶爾蹭到金磚地面,細微的聲響在寂靜中格外清晰。誰都清楚,今日這場朝會,是帝黨與白黨圍繞漕運案的正面交鋒,容不得半分退讓。
蕭衍坐在龍椅上,指尖輕輕搭在御案邊緣的九龍紋浮雕上,指腹摩挲著冰涼的玉料。他垂著眼,長長的睫毛在眼下投出淺淡的陰影,讓人看不清眼底情緒,唯有周身沉凝的氣壓,讓殿內(nèi)的空氣愈發(fā)緊繃。御案一角,那本周顯生前記錄的“黑賬”副本被悄悄壓在奏折下,封皮泛黃,卻似帶著千斤重。上面每一筆漕運撥款的異常流向,都直指戶部尚書王岱??伤荒苤苯幽贸鲎C據(jù),周濟民這條安插在白黨中的暗線還需保全,他在等一個“名正言順查案”的契機,一個能避開暗線、直擊要害的梯子。
終于,黃柏悟穩(wěn)步出列,花白的胡須在胸前微微晃動,躬身時動作沉穩(wěn),聲音透過殿內(nèi)的寒風,清晰地傳至殿中每一處:“陛下,周顯自殺案與漕糧積壓案并查多日,臣等從周府書房暗格中翻出一批書信。那暗格隱在書架背后,極為隱蔽,想來幕后之人清理時未曾察覺。信中皆是周顯與戶部往來的公文,提及近三年漕運撥款‘常有結余’,卻未說明結余去向,信末更有王岱親批的‘暫存待核’字樣。臣懷疑其中有貪墨之嫌,懇請陛下恩準,由大理寺與御史臺聯(lián)合,突查戶部清吏司架閣庫,核查近三年漕運賬目,以厘清撥款去向,還百姓一個真相!”
話音剛落,殿內(nèi)瞬間安靜下來。白黨官員們的呼吸明顯變沉,幾道目光飛快地投向站在隊列前端的白丞相白鴻漸,像在等待他的指令。連殿外的寒風,似也在此刻停頓,只余下官員們壓抑的呼吸聲。
蕭衍指尖微頓,心中已然明了。這是沈澄葭的手筆。昨日嚴明遞來的密信中提過,是他向黃柏悟建議“從周府舊物入手”,而嚴明與沈靜松是生死之交,此前審問周夫人時,又有安嘉郡主與沈澄葭作陪。這背后的關聯(lián),像一條隱形的線,將帝黨陣營悄然串聯(lián)。她洞察之精準、時機把握之巧妙,再一次讓他心中暗贊。
“陛下不可!”戶部左侍郎周濟民幾乎是立刻出列,袍角掃過金磚地面帶起一陣風,語氣帶著幾分刻意的急切。他垂著眼,雙手攏在袖中,指尖卻悄悄攥緊了衣料,心臟“咚咚”跳得厲害。
他故意避開“王岱親批”不提,只敢泛泛反對,既怕惹白鴻漸懷疑,又怕說深了露出破綻。
“陛下,昨日周顯的小廝斂兒在醉仙樓遇刺,兇器竟帶著鎮(zhèn)國將軍府印記,此事尚未查清兇手!”周濟民話鋒一轉,刻意加重了語氣,“沈山雖被牽連,但那所謂的‘西院碎布’不過是塊尋常布料,無憑無據(jù),已按律釋放。如今命案疑云未散,百姓皆在議論‘漕運案背后有勢力滅口’,此時貿(mào)然查戶部,恐讓人心更亂!”
他頓了頓,繼續(xù)道:“況且戶部架閣庫乃朝廷重地,存放的皆是天下錢糧賬冊,繁雜無比!王尚書正牽頭調度各地的糧食,若貿(mào)然突查,恐打亂戶部運作,耽誤整頓進度。京中糧荒已讓百姓惶惶,再添亂子,恐生民變??!”他悄悄抬眼瞥了蕭衍一眼,見皇帝面無表情,連忙垂下頭,聲音里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緊隨其后,幾名白黨官員接連出列附和。工部尚書張啟元躬身道:“陛下,斂兒之死疑點重重,當優(yōu)先查清命案,再論查賬!否則難免讓人覺得朝廷避重就輕,偏袒沈家!”
吏部侍郎李默亦上前一步:“臣附議!查賬需按規(guī)制報備,擇吉日而行,此刻查賬得不償失!”還有人話里話外暗示“此舉是帝黨借機打壓異己”。
就在此時,白鴻漸終于緩步出列,玄色相袍在晨光中泛著冷光,躬身時動作從容卻帶著威壓:“陛下,臣以為周侍郎所言不無道理。戶部掌天下錢糧,突查之舉關乎朝廷體面,且王尚書正督管糧食調度,此時分心,恐誤民生大事。若陛下堅持查賬,臣請王尚書全程陪同,一則協(xié)助梳理賬目,二則確保核查不擾公務,如此方能兼顧效率與規(guī)制?!?/p>
這番話既表了反對態(tài)度,又給了皇帝臺階,更試圖將查賬主動權攥在白黨手中。周濟民暗暗松了口氣,這白丞相果然老謀深算,這下既不必自己硬頂,又能穩(wěn)住局面。
蕭衍卻似未聞這些辯解,指尖停下敲擊,緩緩抬眼,目光掃過殿內(nèi)爭論的官員,最終落在階下的嚴明身上,語氣平淡卻帶著不容錯辨的威嚴:“嚴少卿,斂兒之死你已徹查,沈山亦已釋放,此事你怎么看?查賬與命案,是否真有沖突?”
嚴明立刻出列,玄色官袍在身側劃出利落的弧度,躬身時腰背挺直,聲音鏗鏘有力,穿透了殿內(nèi)的嘈雜:“陛下,斂兒之死已初步查明,乃幕后之人刻意栽贓!兇器是仿造的將軍府短刀,所謂‘西院碎布’確無實證,故釋放沈山以安人心。但此案恰恰印證,幕后之人急于用命案攪局,正是怕漕糧案真相敗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他話鋒一轉,目光掃過白鴻漸,接黃柏悟之語:“此前臣查探漕運司時,便察覺漕運撥款有異常,今黃太傅找到的書信,恰與臣的發(fā)現(xiàn)互為印證!周顯案牽扯漕運撥款,戶部作為主管部門,賬目核查本就是應有之義,何來‘貿(mào)然’之說?且大理寺與御史臺已挑選十余名精通賬目的官員,皆是歷經(jīng)過多案的老手,定能在三日內(nèi)完成核查,無需王尚書分心。他只管調度漕糧,查賬之事,臣等足矣?!?/p>
“諸位大人擔憂糧荒,擔憂漕運,可若不查清撥款去向,便無法堵住漕運漏洞?!眹烂髂抗廪D向白黨官員,語氣鄭重,“敢問諸位,若撥款被貪墨,糧船何以調度?若賬目不清,百姓何以安心?查清賬目,不僅能還周顯案一個真相,更能讓漕運整頓有據(jù)可依,讓糧船早日抵京,解百姓燃眉之急。此舉利大于弊,懇請陛下準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