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落谷的清晨,帶著雨后的清新氣息——花田中的28株星光共生花仍在溫和綻放,花瓣上的水珠折射著晨光,像是鑲嵌了細碎的鉆石。距離《四界共生協作新規(guī)劃備忘錄》簽署已過去一周,今天是兩個關鍵節(jié)點的啟動日:一是共生試驗田的破土儀式,二是四界共生理事會的首次線上會議。四界伙伴們早早聚集在星落谷東側的空地前,這里將成為跨域作物種植的首個實踐基地,也將見證四界技術融合的新起點。
“小光斑,幫忙確認試驗田的邊界標記!”靈汐手持試驗田設計圖紙,圖紙上用四色線條清晰劃分出不同功能區(qū):玄門負責的“本源養(yǎng)分區(qū)”、天蠱的“星光調控區(qū)”、幽冥的“魂息防護區(qū)”、妖域的“生機培育區(qū)”,中央則是四界聯合培育的“共生核心區(qū)”。小光斑叼著一卷星光繩,按照圖紙標注的坐標,在空地四周釘下銀色的界樁,每釘完一根,就用翅膀輕觸界樁頂部的星光水晶,水晶立刻亮起淡白光,為邊界標記增添了清晰的辨識度。
星芽和點點帶著天蠱技術團隊,正在調試試驗田的“智能星光系統”。他們在試驗田四角安裝了升級版的星光反射塔,塔身上的聚光鏡能360度旋轉,不僅能聚集自然星光,還能在陰天釋放儲備的星光能量。“根據星落谷的星光數據,我們將反射塔的基礎強度設定為3。5倍,核心區(qū)可按需提升至4。0倍,完全能滿足跨域作物的生長需求!”點點指著塔旁的控制面板,屏幕上實時顯示著星光強度、能量儲備等參數,小光斑湊過去用爪子輕輕點了下“測試鍵”,反射塔立刻釋放出柔和的銀白光,均勻覆蓋了整個試驗田區(qū)域,引得眾人點頭稱贊。
阿澈和絨絨的工作則圍繞“魂息防護網的田間適配”展開。與花田的整體防護不同,試驗田的防護網需要按功能區(qū)調整魂息濃度:本源養(yǎng)分區(qū)需保持較低濃度(80%),避免影響玄門養(yǎng)分劑的吸收;生機培育區(qū)則需提升至95%,增強作物的抗雜菌能力。絨絨帶著幽冥弟子,在試驗田邊界埋下可調節(jié)魂息石柱,石柱間用特制的魂息絲連接,絲線上的“濃度調節(jié)珠”能通過理事會的遠程系統實時調控。“我們還在核心區(qū)加裝了‘魂息監(jiān)測探頭’,每平方米一個,確保能精準捕捉作物周圍的魂息變化!”阿澈蹲下身,展示著埋在土壤中的微型探頭,探頭頂部的淡紫指示燈緩慢閃爍,顯示處于正常待機狀態(tài),小光斑也好奇地用翅膀輕碰探頭,指示燈瞬間亮起,像是在回應它的互動。
阿苗和芽芽的“生機基礎建設”則充滿自然巧思。他們在試驗田邊緣種植了一圈“生機防護藤”,藤苗經過混合能量浸泡,生長速度比普通藤苗快2倍,一周內就能形成綠色的防護墻;同時,在每個功能區(qū)的田壟間,埋入了妖域特制的“生機導管”,導管由中空的生機藤制成,能將試驗田中央的“生機泉”水分與養(yǎng)分,均勻輸送到每一株作物根部。“我們還準備了‘生機應急包’!”芽芽打開一個藤編箱子,里面裝滿了稀釋的生機精華液、生根粉和防蟲劑,“一旦作物出現生長異常,能第一時間進行干預,確保試驗田的成活率?!毙」獍邘兔φ響卑?,將不同試劑按類別擺放整齊,翅膀偶爾輕拍箱子邊緣,像是在檢查是否穩(wěn)固。
上午10點,共生試驗田的破土儀式正式開始。四界代表共同手持一把由四界材料混合打造的“共生鏟”:鏟頭由天蠱星光金屬鍛造,鏟柄是妖域生機藤編織,鏟身上鑲嵌著玄門本源水晶與幽冥魂息石。靈汐、星芽、阿澈、阿苗四人合力,將鏟子插入試驗田中央的土壤中,隨著第一鏟土被揚起,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一鏟不僅是泥土的翻動,更是四界技術融合、作物共生的首次實踐。小光斑飛到揚起的土堆旁,用翅膀輕輕扇動,像是在為試驗田送上“能量祝福”,隨后又叼來一株迷你的星光共生花幼苗,放在破土處,象征著試驗田與花田的“共生傳承”。
破土儀式結束后,四界伙伴們馬不停蹄地切換到“四界共生理事會首次線上會議”模式。大家回到共生亭,通過共生記憶玉連接四界的理事代表——玄門的5名代表來自本源研究、作物培育等領域,天蠱的代表擅長星光技術與數據分析,幽冥的代表專注于魂息防護與生態(tài)平衡,妖域的代表則精通生機培育與土壤改良。靈汐作為會議主持人,首先明確了理事會的運作規(guī)則:“每月15日召開線上會議,遇緊急事項可臨時召集;設立技術、協調、宣傳三個專項小組,分別負責試驗田技術攻關、跨域資源調配、共生理念推廣?!?/p>
會議的首個議題,是確定試驗田的“首批跨域作物清單”。玄門代表提議種植“本源小麥”,這種小麥對養(yǎng)分需求較低,且能吸收環(huán)境中的本源能量,適合作為基礎作物;天蠱代表推薦“星光水稻”,水稻的生長周期與星光強度高度相關,能充分發(fā)揮天蠱的星光調控技術優(yōu)勢;幽冥代表建議搭配“魂息油菜”,油菜能釋放微量魂息,既能改善土壤環(huán)境,又能為后續(xù)作物提供天然防護;妖域代表則提出種植“生機蔬菜”,如生機生菜、生機番茄,生長周期短,能快速驗證生機培育技術的效果。經過半小時的討論,理事會最終確定了“2種主糧+1種油料+2種蔬菜”的首批種植清單,由四界技術團隊共同制定培育方案。
第二個議題聚焦“試驗田的資源調配機制”。星芽作為技術小組組長,提出建立“四界資源共享庫”:天蠱提供星光能量儲備與智能調控設備,妖域供應生機藤苗與生機精華,玄門調配本源養(yǎng)分劑,幽冥負責魂息防護材料的生產?!八匈Y源的調用需通過理事會協調小組審核,確保按需分配,避免浪費?!毙茄空故玖速Y源庫的線上登記系統,各界可實時查看資源庫存與申請進度,小光斑湊到記憶玉屏幕前,看著屏幕上滾動的資源清單,翅膀輕輕點了下“生機藤苗”的條目,像是在“預申請”后續(xù)所需的材料。
會議的最后一個議題,是討論“試驗田的成果推廣計劃”。阿澈作為宣傳小組組長,提議在試驗田周邊搭建“透明觀察廊”,允許四界民眾通過預約進入觀察,同時通過共生記憶玉直播作物生長過程;阿苗則建議每月發(fā)布“試驗田生長報告”,用圖文與視頻形式展示作物生長數據、技術應用效果,讓更多人了解跨域共生的實踐價值?!拔覀冞€可以在試驗田成熟后,舉辦‘共生作物品鑒會’,讓四界人民親身感受跨域作物的風味,增強對共生理念的認同?!膘`汐補充道,這一提議得到了所有理事的一致贊同。
下午3點,四界共生理事會首次線上會議圓滿結束,會議形成了3份正式文件:《共生試驗田首批作物培育方案》《四界資源共享庫管理辦法》《試驗田成果推廣工作計劃》,并通過共生記憶玉同步給四界所有理事與技術團隊。此時的試驗田,已有部分技術設備安裝到位:星光反射塔開始試運行,魂息防護網的基礎框架已搭建完成,生機導管也鋪設了近一半,一幅跨域共生的實踐圖景正逐步展開。
夕陽西下時,四界伙伴們站在試驗田旁,看著忙碌的技術團隊與初具雛形的設施,心中滿是成就感。靈汐望著試驗田中央的破土處,又看向遠處仍在綻放的星光花田,輕聲說道:“從花田到試驗田,從技術探索到作物共生,我們正在一步一步把‘跨域共生’的理念變成現實?!毙茄奎c頭回應:“未來或許會遇到技術難題、資源調配的挑戰(zhàn),但只要理事會高效運作,四界同心協作,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p>
夜幕降臨,試驗田的星光反射塔亮起柔和的銀白光,魂息防護網的淡紫微光在夜色中若隱若現,生機防護藤的葉片在月光下泛著嫩綠光澤。小光斑趴在靈汐肩頭,目光在試驗田與花田之間來回切換,翅膀偶爾輕輕顫動,像是在期待著首批作物破土而出的那一天。靈汐知道,試驗田的建設與理事會的運作,只是四界共生長效發(fā)展的開始,未來還有無數的技術細節(jié)需要打磨、無數的協作機制需要完善,但看著眼前充滿希望的場景,她心中充滿信心——當首批跨域作物成熟時,不僅會為四界人民帶來新的食物選擇,更會證明跨域共生的可行性,為更多領域的協作開辟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