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拾柴火焰高。
這句話,在胡老三的腦中響起。
他一個人,在這件事上耗費心神,卻被困住。他胡老三一個人,有搬不動的山。
既然一個人不行。。。。。。。。那要是集合很多人呢?
這個念頭一出現(xiàn),就在他腦中生長。
是的,很多人。
胡老三的呼吸停頓,一個記憶浮現(xiàn)眼前。他想起了銀錠和撞擊聲。
是為朱煐籌錢的事。
那次經(jīng)歷,現(xiàn)在回想,依舊不真實。
那是一場賭博,也是他胡老三第一次見識到商海的力量。
四百多萬兩。
這個數(shù)字說出口,依舊有分量,讓人心頭一緊。
四百多萬兩白銀,經(jīng)他的手,從無到有,匯聚成一股力量。調(diào)動這種規(guī)模的錢,在他胡老三的生涯里,只有那一次。
記憶打開,那天的景象揮之不去。
木箱被撬開。
碼放的銀錠,在庫房的光線下反光。那光晃眼,有引力,至今還在他眼前。
錢太多了。
胡老三自己都對最后的數(shù)目吃驚。
他更驚訝的,是那些同行的家底。
那些在茶樓酒肆遇見,點頭哈腰的商人們。
那些衣著普通,吃穿不如官吏,為幾百兩生意計較的人。
誰能想到,到那時候,他們能拿出這么一筆錢。
能在商海立足的商人,都有魄力。
這一點,胡老三清楚。
他們不缺賭上身家的勇氣,缺的是對風險的判斷和承受。
就如之前那件事。
胡老三是第一個做的。
這個決定,意味著他要自己面對風險。一旦出錯,他不但會賠光,還可能被他想觸碰的力量殺死。
這種膽量,不是誰都有的。
多數(shù)商人,無法承受第一個站出來的后果。
所以,胡老三在同行里站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