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句話叫辦事不由東累死也無功。
韓錦程不敢說在計謀和政治素養(yǎng)上絕對勝過三朝元老的一群老狐貍。
但論對老皇帝的了解他敢認第二也就皇后敢認第一。
這小子研究人性比研究四書五經(jīng)研究的還透徹,這么多年除了他娘就沒看走眼過。
朝臣的反應和老皇帝的心理他都研究得明明白白。
甚至連已經(jīng)被貶得宸貴妃他都派人提點過。
那女人這些日子左一個荷包右一碗蓮子羹已經(jīng)勾起了老皇帝對她的憐惜解了禁足。
雖說貴妃之位沒回來但也只是因著時機不對。
在老皇帝的心里只有這女人才是他的妻趙裕才是他的子。
宸貴妃干脆住在了老皇帝的寢宮每日眼巴巴的盼著前方的軍報。
倆人如同平常夫妻一樣抱團取暖一起擔憂著兒子的安危溫情更勝從前。
彈劾韓錦程的奏章宸貴妃也聽說了。
眼淚汪汪的一句他們是不是不想讓裕兒回來那些冒死彈劾的將軍所有功夫全白費。
宮女出身的宸貴妃沒什么政治素養(yǎng)更沒什么大局觀。
她只知道趙裕是她唯一的兒子無論如何得接回來。
而韓錦程接連打勝仗就是接回她兒子的最后希望。
別管那些人是想搶兵權栽贓陷害還是韓錦程真的惡貫滿盈都不重要。
她只知道兵權一旦落到太子一脈或是三皇子一脈的人手里她的二皇子就徹底回不來了。
韓錦程這一招不可謂不高。
前朝有百官彈劾激起老皇帝的逆反心理。
后宮有解語花全心全意的依靠激起老皇帝的好勝心慈父情。
他這個主將坐的穩(wěn)穩(wěn)的,完全不需要擔心后方起火權力被奪。
從韓錦程帶兵離開京城到收服五座城池跟北戎軍隊邊境對峙用時將近三個多月。
眼看著軍隊里的不和諧因素已經(jīng)被清除干凈也到了最后該收尾的時候。
托合齊那邊也清理的差不多了,相當于該死的人都死了剩下的都是可以坐下來把酒言歡的。
如今的對峙也只是對峙。
只差一場談判一份和平條約就算給這場大戰(zhàn)畫上一個句號。
韓錦程等的不是簽約時機是京城那邊的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