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剛看完明教送來的兵器清單,帳簾就被掀開,一名教眾引著個穿青布長衫的中年人走進來。
“頭領(lǐng),這位是李善長先生,說是從定遠來的,想跟您聊聊天下事?!?/p>
教眾躬身稟報。
朱元璋連忙起身,見李善長眉目清朗,透著股沉穩(wěn)氣,便笑著拱手:“先生遠道而來,快請坐!不知先生今日到訪,有何見教?”
李善長坐下后,沒急著說話,反倒問:“聽聞朱頭領(lǐng)截了官府糧車,卻全部分給百姓,還嚴令士兵不得擾民,可有此事?”
“確有此事?!?/p>
朱元璋點頭,“百姓苦元久矣,咱們起義本就是為了讓百姓過活,哪能再害他們?”
李善長眼中一亮,語氣鄭重起來:“頭領(lǐng)有這份心,何愁大事不成!如今亂世,各路義軍多是搶糧搶錢,頭領(lǐng)卻能約束部眾、善待百姓,這就是根基?!?/p>
他往前湊了湊,接著說:“依我看,頭領(lǐng)眼下要做三件事:一是高筑墻,把營寨修得更堅固,防官府反撲;二是廣積糧,光靠截糧車不夠,得自己種;三是緩稱王,別早早樹敵,先把濠州的根基扎穩(wěn)。”
朱元璋聽完,猛地一拍大腿:“先生說得太對了!我正愁糧草后續(xù)不夠,先生說的‘廣積糧’,可有具體法子?”
“有?!?/p>
李善長指著帳外,“營寨周邊有不少荒田,咱們可以把士兵分成兩撥,一撥操練,一撥屯田,再給百姓發(fā)種子、農(nóng)具,讓他們跟著種,收糧時咱們只取三成,剩下的全歸百姓?!?/p>
朱元璋立刻叫過副將:“你現(xiàn)在就去查,營外有多少荒田,再統(tǒng)計士兵人數(shù),按先生說的,分一半人準備屯田!”
副將剛領(lǐng)命出去,帳外突然傳來爭吵聲,一名士兵慌慌張張跑進來:“頭領(lǐng)!不好了,有兩個弟兄搶了村頭王老漢的雞,還把人推搡了!”
朱元璋臉色瞬間沉下來,起身就往外走:“帶我去看看!”
到了營門口,只見兩個士兵正跟王老漢拉扯,地上還躺著個破竹籃。朱元璋幾步上前,厲聲喝問:“我三令五申,不得擾民,你們敢違抗軍令?”
那兩個士兵見頭領(lǐng)來了,頓時慌了,撲通跪倒在地:“頭領(lǐng)饒命!我們就是一時糊涂……”
王老漢也連忙上前,顫巍巍道:“頭領(lǐng),算了吧,就是一只雞,別為這傷了和氣?!?/p>
“不行!”
朱元璋搖頭,語氣斬釘截鐵,“軍令就是軍令,若是今日饒了他們,明日就有人敢搶百姓的糧、殺百姓的人,咱們跟官府還有什么區(qū)別?”
他回頭對親兵說:“把這兩人拉下去,各打三十軍棍,罰去屯田,再讓他們給王老漢賠禮道歉,賠十倍的雞錢!”
親兵應(yīng)聲上前,拖走了兩個士兵。朱元璋又轉(zhuǎn)向王老漢,遞過一串銅錢:“老人家,讓您受委屈了,這點錢您拿著,就當補償。”
王老漢接過銅錢,眼圈泛紅:“頭領(lǐng)真是青天大老爺!俺這就去跟村里說,讓大伙都來幫著屯田!”
等王老漢走后,李善長看著朱元璋,贊許道:“頭領(lǐng)執(zhí)法嚴明,又體恤百姓,這下百姓肯定更愿意跟著您了?!?/p>
朱元璋嘆了口氣:“亂世里,軍紀和民心就是命根子。咱們要是丟了這個,就算有再多兵器糧草,也站不住腳?!?/p>
過了幾日,營外的荒田里熱鬧起來,士兵們扛著鋤頭翻地,百姓們也推著小車送來種子,明教派來的教眾還幫著丈量土地、分配農(nóng)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