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的插曲讓沈懷安愈發(fā)警惕。他不再嘗試在公共場合破解u盤,而是將那份焦躁與好奇更深地埋藏起來,表面上恢復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節(jié)奏,甚至主動和林晚晚聊起學校的小組項目,只是眼神深處,多了一絲不易察覺的疏離與探尋。
(沈懷安內心:林姨對我很好,但有些事,我必須自己弄清楚。)
林晚晚將他的變化看在眼里,心中憂慮,卻并未點破。她只是讓雷烈加派了人手,以更隱蔽的方式確保沈懷安的安全,同時,對沈默和那個目標區(qū)域的監(jiān)控也提升到了最高級別。
“啟明”總部,“鏡廊”實驗室。
白瑾的臉上帶著突破后的亢奮與一絲難以置信的驚懼。她將一組復雜的神經信號模擬圖投射到主屏幕上。
“我們改進了算法,對之前捕獲的殘留信號進行了超高頻重構分析?!卑阻穆曇粢蚣佣⑽l(fā)顫,“結果發(fā)現(xiàn),這種‘意識深潛’技術,比我們想象的更…更精細,也更可怕?!?/p>
她放大圖像細節(jié):“它不像‘沙盤’那樣試圖構建統(tǒng)一的意識場,而是像…像一種神經層面的‘織網’。入侵者并不直接控制目標意識,而是極其精準地在目標的短期記憶形成節(jié)點——主要是海馬體與相關皮層連接處——植入一個微小的、偽裝成自然神經信號的‘信息鉤索’?!?/p>
圖像上,模擬的神經通路中,幾個極其微弱的異常光點,如同水蛭般附著在關鍵的信息傳遞路徑上。
“這個‘鉤索’本身不攜帶信息,它的作用是潛伏?!卑阻^續(xù)解釋,語氣嚴峻,“當目標接觸到入侵者想要竊取的特定信息時——比如看到一份機密文件、輸入一段關鍵密碼、甚至只是在腦海里思考某個特定問題——相關的神經活動會被這個‘鉤索’捕捉、標記并短暫‘緩存’?!?/p>
“然后呢?”林晚晚凝視著那些光點,感到一股寒意沿著脊椎爬升。
“然后,入侵者會通過一個外部的、可能是經過偽裝的日常信號(比如特定的wi-fi頻段、廣播信號甚至某種光線閃爍)觸發(fā)‘回收’指令?!卑阻袚Q畫面,展示了一個模擬的觸發(fā)回收過程,“‘鉤索’會將緩存的那一小段特定記憶神經信號,壓縮加密后,通過目標本身未被察覺的生理電信號(如腦電波背景噪音)作為載體,微量、斷續(xù)地發(fā)射出去!”
(林晚晚內心:不需要物理接觸,不需要目標主動連接,甚至目標自身都毫無察覺…就像在目標的神經系統(tǒng)里安裝了一個隱形的、聲控的竊聽器!)
“這怎么可能做到如此精準的植入和讀???”一旁的杜博士提出質疑,這已經超出了當前主流神經科學的認知范疇。
“我們懷疑,這需要前期大量的準備工作?!卑阻{出另一份數(shù)據(jù),“目標可能事先通過某種方式(例如被污染的飲料、特定頻率的聲光刺激)進入過一種短暫的、可被引導的淺層意識狀態(tài),入侵者在此期間完成了‘鉤索’的初步植入和‘信息特征’的設定?;蛘摺彼D了頓,“對方掌握著我們未知的、超遠距離精密影響神經活動的能力?!?/p>
實驗室里一片寂靜。這種技術意味著,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能在被自身毫無覺察的情況下,變成一個人形的、活體的信息泄露源。
“能防御嗎?”林晚晚問出了最關鍵的問題。
“傳統(tǒng)的防火墻和物理隔離完全無效。”白瑾搖頭,“它攻擊的是生物體本身。我們正在嘗試基于‘鏡像’原理,開發(fā)一種個人佩戴的微型干擾器,原理是在檢測到異常神經信號模式時,發(fā)射微弱的混沌場進行干擾,阻斷‘鉤索’的緩存或發(fā)射過程。但這還處于理論階段,而且…可能會對佩戴者本身的思維活動產生輕微影響,需要極其謹慎的校準?!?/p>
(林晚晚內心:又是一個兩難的選擇…在安全與自由之間,界限越來越模糊。)
就在這時,周薇匆匆走進實驗室,臉色不太好看:“晚晚,剛收到的消息,與我們合作密切的‘創(chuàng)生科技’首席研究員趙博士,昨晚在家中突發(fā)短暫性失憶,忘記了最近三天所有關于新型生物材料合成的關鍵實驗數(shù)據(jù)。醫(yī)院檢查不出任何生理性病變?!?/p>
林晚晚與白瑾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凝重。
“趙博士…他上周是不是出席過在目標區(qū)域內舉辦的那場行業(yè)峰會?”林晚晚沉聲問。
周薇愣了一下,立刻查詢記錄:“是的!就在信號被捕獲的那天晚上!”
線索串聯(lián)起來了。
“記憶竊賊”已經出手,而第一個被確認的受害者,出現(xiàn)了。
深夜,沈懷安確認蘇晴已經睡熟,自己房間的門也反鎖好后,再次拿出了那個u盤和筆記本電腦。他沒有再嘗試暴力破解,而是靜下心來,仔細回想沈默給他u盤時的每一個細節(jié),每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