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員“嗯”了一聲,拿起桌上的紅藍鉛筆,在報告關于寄信事宜的部分重重劃了一道線,決策道:
“這件事,意義重大,不能只讓他一個師搞。
副司令員,你以兵團司令部的名義,立刻給各軍、師發(fā)個通知,全面推廣這個‘軍郵通道’的做法
各軍、師都要指定專人,負責起來!
和北朝方面協(xié)調通道、統(tǒng)一運輸的問題,由我們兵團司令部統(tǒng)一牽頭去對接,
務必建立一個比現在更穩(wěn)定、更快速的機制。
要告訴各級負責的同志,這是重要的政治任務,關系到千萬個戰(zhàn)士的家庭幸福和部隊的穩(wěn)定鞏固,決不允許出現積壓、丟失的情況!”
“是,司令員,我立刻去辦!”副司令員迅速記錄下命令。
討論完寄信的事,眾人的話題又回到了陳朝陽部的整訓上。
“還有這個‘一幫一,一對紅’,”司令員繼續(xù)道,
“這是我軍群眾路線練兵的老傳統(tǒng),但能在他這支新編部隊里這么快推開、見效,說明他抓準了要害。
把思想互助和技術傳授結合起來,生動落實了‘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我看這個路子非常對頭!”
參謀長補充道:“特別是他對技術兵種建設的重視,還有那股打破砂鍋問到底的鉆勁兒,非常難得。
司令員,我看,不光是他那裝甲試驗師需要,我們兵團在元山地區(qū)休整的其他部隊,同樣面臨大量補充新兵、恢復戰(zhàn)斗力的壓力,很多干部對新裝備、新打法也不熟悉?!?/p>
司令員沉吟片刻,做出了決定:“這樣,參謀長,再發(fā)一個通知:在元山地區(qū)休整的各部隊,可以分批、輪流,組織連排級干部和骨干,到朝陽同志的試驗師去進行短期見學觀摩。
強調幾點:第一,是去學習人家如何快速整合隊伍、如何開展技術互助、如何激發(fā)群眾練兵熱情的經驗和方法。
第二,學習過程必須嚴格遵守紀律,絕對不許干擾對方的正常訓練秩序,多看多問,未經允許不得實際操作裝備?!?/p>
第三,尤其要看看他們是怎么搞后勤保障和戰(zhàn)場急救的?!?/p>
“是,司令員!我立刻擬定電文!”參謀長迅速記錄。
說到“戰(zhàn)場急救”時,司令員特意加重了語氣。
他拿起報告中的另一份附件,那是陳朝陽關于后勤醫(yī)療體系的一些零散想法和初步實踐總結,由師部參謀整理后一并上報的。
“另外,陳朝陽同志在這份報告里提到的一些關于后勤醫(yī)療保障的想法,雖然還很初步,但思路很新,很有價值。
比如這個‘分級救治、快速后送’的設想,還有強調傷情分類,提高救治效率,以及重視戰(zhàn)場急救的普及和藥品器材的前送保障。
這些想法,切中了我軍當前后勤醫(yī)療工作的許多痛點,很有必要學習和研究!”
“還有朝陽同志提出,連里要有經過培訓的衛(wèi)生員,營里要有能進行緊急手術的醫(yī)療所,師里要有設備相對齊全的野戰(zhàn)醫(yī)院,并且要用車輛組成機動醫(yī)療后送隊,專門負責把重傷員快速向后轉送的設想。
這些在附件中,這些想法很有探索價值,雖然現在實現困難,但我總有一種感覺,這是我軍,日后現代化軍隊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p>
副司令員和參謀長等人聽著,也露出了認真和思索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