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傍晚,呂辰回到清華園,楊絮如雪,悄然飄落在“明齋”斑駁的紅墻與窗欞上。
213宿舍內,卻是一番與窗外慵懶春色截然不同的景象。
王衛(wèi)國正拿著抹布,細心擦拭著桌子、床沿,嘴里哼著不成調的軍歌。
吳國華沉浸在俄文版《自動控制理論》的復雜公式里,厚厚的眼鏡片反射著文字的光芒。
汪傳志和陳志國湊在一起,對著一個從舊貨市場淘來的齒輪組比劃劃劃,低聲討論著傳動比的問題。
任長空則坐在小馬扎上,就著床沿,一筆一劃地認真謄抄著課堂筆記,字跡工整得如同印刷體。
呂辰推門進來,目光掃過宿舍兄弟們,嘴角揚起一抹笑意,反手關上門,將手里的幾頁裝訂整齊的紙張“啪”地一聲,輕輕拍在了宿舍中央那張兼作書桌、飯桌、會議桌的多功能舊木桌上。
這聲響動不大,卻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哥幾個,手頭的活兒先停停?!?/p>
呂辰的聲音輕松而堅定:“在配件廠,咱們小試牛刀,打了個漂亮仗,解決了廢品率的‘點’問題,但那是過去式了?!?/p>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每一位兄弟,王衛(wèi)國放下了抹布,吳國華從書頁上抬起頭,汪傳志和陳志國停止了討論,任長空也放下了筆。
“現在,”呂辰的聲音提高了幾分,豪情滿懷,“我有個想法,能讓我們干一票更大的!這次,咱們不解決‘點’,咱們解決一個‘面’——工業(yè)自動化的‘面’!”
“自動化?”汪傳志眼睛一亮,第一個湊了過來,“辰子,快說說,怎么個搞法?”
呂辰不慌不忙,將帶來的那份《課題計劃書》推到桌子中央,然后展開了一張繪有清晰框圖和技術路線的“技術方案概要圖”。
“看,就是這個——”他手指點向圖紙的核心部分。
“基于繼電邏輯控制的‘板材自動分揀與碼垛系統(tǒng)’。名字聽起來挺高大上,說人話就是,咱們設計一個用繼電器當‘機器大腦’的系統(tǒng),指揮一只‘機器手’,把工廠里切割好的鋼板或者木板,自己分好類、碼整齊,完全不用人動手去搬!”
圖紙上,傳送帶、傳感器、機械手、碼垛平臺、控制柜等部件清晰標示,箭頭指示著物料和信息的流動方向,構成一個完整閉環(huán)。
雖然只是概要圖,但其邏輯之嚴謹、構思之巧妙,已讓在場的幾位技術尖子瞬間抓住了核心。
“為什么是現在?為什么是我們?為什么要干這個?”
呂辰自問自答,語氣斬釘截鐵:“三個理由!”
他伸出第一根手指:“第一,咱們能干!配件廠的復合模難不難?咱們搞定了!快速檢測卡具巧不巧?咱們設計出來了!這個新項目,就是把機械設計、電路控制、系統(tǒng)集成和項目組織擰成一股繩,正好是咱們哥幾個的全部本事!傳志、志國的機械結構,國華的電路邏輯,衛(wèi)國的組織協(xié)調,長空的精細加工,我的系統(tǒng)總成——一個蘿卜一個坑,絕配!”
他伸出第二根手指:“第二,時機到了!咱們有紅星配件廠的成功經驗在手,系里老師們高看咱們一眼,紅星軋鋼廠的李懷德廠長更是把咱們當成了寶貝疙瘩,鼎力支持!此時不趁熱打鐵,把咱們‘技術攻關小組’的牌子擦得更亮,更待何時?”
最后,他伸出第三根手指,帶著誘惑力:“第三,前途無量!這東西做成了,它不單單是個畢業(yè)設計,這是實打實的‘技術革新’,是能直接拿到工廠里去用的!想想看,咱們能成為國內最早玩轉‘工業(yè)自動化’的那批人!名字是要上報工業(yè)部的!到時候,畢業(yè)分配?呵呵,那還不是咱們挑工作,而是工作搶著要咱們!”
這番話,如同一把火,瞬間點燃了宿舍里的氣氛。
王衛(wèi)國眼中精光閃爍,仿佛看到了指揮千軍萬馬的戰(zhàn)場。
吳國華推了推眼鏡,鏡片后的目光已經落在了圖紙的控制邏輯部分,開始飛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