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本的存在,像一柄淬了劇毒的雙刃劍,懸在范俊武心頭,也懸在顧家看似穩(wěn)固的基業(yè)之上。范俊武沒有如莽夫般直接揮劍,他將所有翻騰的仇恨與急于求成的躁動,都死死摁進了每日近乎自虐的訓練和枯燥艱深的法律條文里。他清楚地知道,僅憑這本記錄著骯臟交易的賬目,還不足以將盤根錯節(jié)的顧家連根拔起,他需要更完整的證據(jù)鏈,更需要一擊必中的時機。
他開始更加系統(tǒng)地搜集與當年項目相關(guān)的所有公開信息,從政府公示的招標文件到零星的地方志記載,像考古學家般在故紙堆里耐心篩找。他甚至通過體育學院復雜的人脈,小心接觸到了一兩位早已退休、對當年事略有耳聞的體制內(nèi)老人,從他們含糊其辭、欲言又止的感嘆中,拼湊著往日的風云。這個過程緩慢得令人心焦,如同在黑暗的礦井中獨自掘進,不知光明在何方,但他眼神里的沉靜與堅定,卻與日俱增。
他不再去刻意回避關(guān)于江詩韻的消息,也從邵峰偶爾的咋呼中,得知她拒絕了顧言深安排的“捷徑”,正在幾個小型獨立藝術(shù)空間之間奔波,嘗試爭取一些邊緣但自由的演出機會。聽到這些時,他正在擦拭拳套的手會微微一頓,心底那片冰冷的復仇之火旁,會悄然掠過一絲復雜的暖意,隨即又被更沉重的責任感激蕩起的寒意覆蓋。他不能分心,更不能將她卷入這潛在的腥風血雨。
---
江詩韻的確在經(jīng)歷著另一種形式的淬煉。離開了顧言深編織的那張無形巨網(wǎng),她才真切地體會到“現(xiàn)實”二字的分量。那些向她拋出橄欖枝的獨立舞團,熱情有余,資源卻捉襟見肘。排練場地是租用的老舊倉庫,冬冷夏熱;演出機會寥寥,報酬微薄,甚至需要自己貼錢制作服裝道具。
她擠在搖晃的公交車上,穿梭于城市的不同角落,為了一次十分鐘的試演機會,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看盡冷暖。有時,她會在深夜回到宿舍,累得連手指都不想動,看著窗外冰冷的月色,一股巨大的迷茫和孤獨感會瞬間將她吞噬。她像一株無根的浮萍,在藝術(shù)的汪洋中隨波逐流,不知最終會漂向何處。
這天,她在一個以先鋒實驗著稱的“銹蝕工廠”藝術(shù)空間試演。場地是由廢棄車間改造,空氣中還殘留著淡淡的鐵銹味。觀眾寥寥,多是圈內(nèi)人或獵奇者。她表演的正是那支《微光》。沒有華麗的燈光音響,只有一束孤零零的追光打在她身上。她跳得比任何時候都投入,將連日來的奔波、疲憊、掙扎與不屈,全部融入了肢體語言中。動作帶著一種近乎原始的、未經(jīng)打磨的爆發(fā)力,甚至因為力竭而顯出的微微顫抖,都成了表達的一部分。
表演結(jié)束,臺下響起了稀落卻真誠的掌聲。藝術(shù)空間那位留著絡腮胡、眼神銳利的總監(jiān)找到她,直言不諱:“技巧有瑕疵,情緒太滿,不夠收放自如。”他頓了頓,話鋒一轉(zhuǎn),“但……有骨頭,有魂兒。我們下個月有個‘邊緣的吶喊’主題季,缺一個像你這樣敢往碎了跳的舞者,有興趣來試試嗎?沒多少錢?!?/p>
江詩韻的心臟在胸腔里重重地跳了一下。沒有華麗的許諾,沒有既定的坦途,只有一次機會,一個可能依舊邊緣的舞臺。但她看著總監(jiān)那雙不帶敷衍的眼睛,用力點了點頭:“有興趣?!?/p>
回去的路上,天色已晚,華燈初上。她獨自走在寒冷的街頭,胃里因為省下午餐而隱隱作痛。疲憊感如同潮水般陣陣襲來,但她捏著那張寫著聯(lián)系方式的名片,指尖卻微微發(fā)燙。這是她自己爭取來的,帶著她自身重量和溫度的機會。前路依舊未知,但這一次,船槳握在她自己手里。
---
顧言深站在辦公室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著腳下流光溢彩的城市。助理剛剛匯報完范俊武近期的動向——除了訓練,便是泡在圖書館和檔案館,接觸的也都是些無足輕重的邊緣人物。
“看來,我們的范同學,是想做個文化人了?!鳖櫻陨钫Z氣平淡,聽不出喜怒。他輕輕晃動著杯中琥珀色的酒液,“讓他查。蜉蝣撼樹,徒勞無功?!彼⒉徽J為范俊武能找到什么實質(zhì)性的東西,那些陳年舊賬,早已被他父親處理得干干凈凈。
然而,江詩韻的動向,卻讓他微微蹙起了眉頭。他得知她竟然去了“銹蝕工廠”那種地方試演,還接下了一個近乎地下性質(zhì)的演出機會。這種自甘“墮落”、脫離他掌控的行為,像一根細微的刺,比范俊武那些小動作更讓他感到不悅。他習慣于一切都按照他設(shè)定的劇本運行,而江詩韻的“偏離”,無疑是對他權(quán)威的一種無聲挑戰(zhàn)。
他拿起手機,找到那個雖然刪除卻早已熟記于心的號碼,編輯了一條短信:「詩韻,聽說你在接觸一些非主流的藝術(shù)項目。注意安全,也注意格調(diào)。如果你需要更合適的平臺,我可以……」
文字打到一半,他又逐字刪去。不能急。他了解她的倔強,此時施以援手,只會適得其反。他要等她在那條“粗糙”的路上碰得頭破血流,等她親身體會到離開他顧言深的庇護,所謂的“真實”與“自由”是多么不堪一擊。屆時,她自然會明白,誰才是能給她最好一切的人。
他放下手機,眼神恢復了一貫的冷靜與深邃。獵人的耐心,他從來不缺。
城市的兩端,兩個人都在各自的戰(zhàn)場上堅守。一個在黑暗中磨礪著復仇之刃,淬煉著耐心與意志;一個在風雨中飄搖,尋找著獨立的根基與藝術(shù)的本真。淬毒的刀刃隱于鞘中,無根的浮萍掙扎求生,看似毫無交集,卻仿佛被同一片沉重的天空籠罩,等待著命運那不可預測的下一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