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少?”
朱樉瞪大了眼睛看著眼前的胡老三,他不敢相信自己耳朵所聽到的數(shù)字。。。。。
四百多萬兩?
這特么的是人?
整個大明去年的稅收折合白銀也才區(qū)區(qū)兩千萬兩??!這幾天的功夫,直接就湊出來了四百多萬兩?
朱樉是大明的秦王,他所知道的信息遠比尋常人知道的更多,就比如這朝中的稅賦,比如這朝廷一年的開銷,而同時,他還有著自己的封地,封地約等于一個獨立運行的系統(tǒng),他更明白這個數(shù)字的含金量!
也正是因為朱樉明白這四百多萬兩意味著什么,所以此刻的他才會如此的震驚!感覺到不可思議!
因為這事兒,他本身就是離譜到家了!
“啟稟王爺,是四百二十七萬兩,或許上下有些浮動,畢竟這地契商鋪什么的不好進行準確的估價,不過王爺可以放心,這里面絕對沒有任何的水分,小人給這些商鋪房契地契估價都是按照市場價格偏低一些估的?!?/p>
胡老三滿臉是笑,看著此刻震驚的朱樉,心中也是暗爽。
咱商賈是賤籍怎么了?
要說錢,咱商賈有的是錢,哪怕你是王爺,也沒有咱商賈有錢!
是的,在大明眼下的經(jīng)濟制度下,商賈的社會地位雖然不高,但所謂一飲一啄皆有定數(shù),這地位不高所對應的就是真正的大商賈,富可敵國!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
顯而易見,因為商賈的社會地位不高,所以去從商的人并不算多,這就意味著,競爭對手不多,從商的競爭對手雖然不多,但大明這整整幾千萬的人口是固定存在的,這是既定事實,這也就意味著市場是一直存在的,蛋糕是一直存在的!
市場在,蛋糕在,也就意味著利潤一直在,商賈少,從商的人少,也就意味著這分利潤,分蛋糕的人少,如此一來就從另一個角度變相得形成了一種壟斷的格局,一旦你把買賣做到一定程度,那你就是做的壟斷生意,或者區(qū)域性壟斷!這片區(qū)域之內(nèi)一定沒有你的競爭對手!
因為你的競爭對手,要么就是高階級人,這些人不會和你搶生意,一般會是從你的生意里分潤出一部分的利潤收一些保護費。
這要是換在別的朝代,這保護費可就要了命了,畢竟商賈作為社會地位低下的代表,卻又是身懷巨資,這也就成了那些上層人物眼里的肥羊,換成任何一個朝代,商賈想要不付出一點代價就安穩(wěn)的做這種類似壟斷的生意那都不可能。。。。。。
但偏偏,這是在洪武朝?。?/p>
洪武朝有什么特色?
洪武朝的特色就是老朱的意志,對于貪官深惡痛絕的老朱更是想出了剝皮填草的酷刑,這樣的酷刑下,雖然不能絕對的禁止貪污受賄的風氣,但也能絕大程度地對這種風氣進行很大程度的威懾。
對官員們的威懾效果是巨大的!
亦或者說,對于頂層,對于身處中央的官員的威懾是巨大的!
所以哪怕知道肥羊就在面前,知道商賈有錢且自己有權(quán)力能夠壓榨出商賈的油水,也沒有很多人敢鋌而走險。
這也就形成了一種極為特殊的情況。。。。。。
一般而言,社會的生產(chǎn)價值都是由社會上層的人所掌控,資源都是由上層人所壟斷,這做的壟斷的買賣,社會地位不夠高根本不可能。
可由于老朱對于貪官的舉措,以至于洪武朝真正的上層人物哪怕他們的親屬都不敢輕舉妄動,不敢貿(mào)然行動,于是也就造成了,他們明明掌握著權(quán)力,但卻和商賈進行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公平競爭!
本身權(quán)力才是他們的長處,靠著權(quán)力進行力壓,這才是他們所擅長的領域,可現(xiàn)在這個法子不敢用,和最會做生意的商賈公平地拼做生意,做買賣,這不是變相地以己之短攻彼之長嗎?
這種本就不平等的競爭下,上層權(quán)貴根本就不是商賈的對手,因為他們受到了老朱的嚴重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