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宗藏經(jīng)閣的晨霧總帶著草木與古卷的清香。
玄空立于閣樓第三層的青玉案前,案上攤著三十六片打磨光滑的“混沌龜甲”,每片龜甲都泛著淡淡的流光——這是源土子以九天息壤混合星辰砂煉制的“記事甲”,可承載先天本源之力,縱歷經(jīng)萬劫也不會腐朽。案旁的青銅爐中,燃著源木子培育的“凝神香”,青煙裊裊,在空中凝結(jié)成“錄”“典”二字,久久不散。
今日,玄空要完成《先天生靈名錄》的初稿。
自盤古開天已過一千二百載,洪荒生靈從混沌初蒙中漸次覺醒,或?yàn)楸P古元神所化,或自先天之氣中凝結(jié),或由精血衍變,漸漸形成了數(shù)個足以影響洪荒格局的核心勢力。作為鴻蒙宗首任大長老,龍宇曾言:“知其源,方能觀其變?!庇涗涍@些先天生靈的根腳與特性,既是為鴻蒙宗留存典籍,更是為推演未來劫數(shù)提供依據(jù)。
玄空抬手拂過龜甲,指尖縈繞著龍宇所傳的“鴻蒙真意”——這是一種能穿透表象、直抵生靈本源的探查之力。他閉目凝神,腦海中浮現(xiàn)出這些年踏遍洪荒所見的身影,那些或威嚴(yán)、或孤傲、或熾烈的氣息,如潮水般涌來。
卷一:盤古元神脈(上)——三清
第一位:太清道德天尊(老子)
【出身】盤古元神清氣所化,與元始、通天為同源而生的先天神圣,于昆侖山西麓“玄都紫府”初醒。
【形貌】常著玄黃道袍,頭戴紫金冠,面容古井無波,頷下三縷長髯如墨玉,手持一柄先天靈根所制的“拂塵”,根根銀絲皆含“無為”道韻。其身形看似清瘦,卻隱有承載天地之重的厚重感,周身??M繞淡淡的紫氣,行走時(shí)無聲無息,卻能讓周遭靈氣自發(fā)臣服。
【性情】性好清靜,不喜紛爭,觀物通透,常以“順天應(yīng)人”為旨。初見時(shí)似淡漠疏離,實(shí)則心懷洪荒生靈,曾于雷澤旁靜坐百年,只為觀察螻蟻衍化,悟“小大同源”之理。
【道法】初悟“太極陰陽”之道,創(chuàng)《道德經(jīng)》雛形,主張“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神通“一氣化三清”已具雛形,能分化出三道與自身氣息相近的虛影,擾敵心智。
【法寶】伴生先天靈寶“太極圖”(雛形),呈黑白二色,可定地水火風(fēng),衍化陰陽兩極。雖未完全成型,卻已能在三尺范圍內(nèi)凍結(jié)時(shí)空,曾于紫霄宮論道時(shí),以圖中陰陽魚化解通天的“劍氣沖霄”。
【事跡】盤古開天千年時(shí),于昆侖墟主持“先天論道”,邀三十余位先天神只共議洪荒秩序,雖未達(dá)成共識,卻首開“以道化爭”之例。龍漢初劫前夕,曾暗中以自身紫氣滋養(yǎng)東荒貧瘠靈脈,助萬株靈草存活。
【玄空注】“清而不冷,厚而不滯。此人雖好隱,卻乃洪荒定海神針。觀其紫氣,未來當(dāng)有‘教化萬民’之功德?!?/p>
第二位:玉清元始天尊(元始)
【出身】盤古元神中清所化,與老子、通天同出昆侖,初醒于“玉虛宮”舊址,較老子晚百年,較通天亮三十年。
【形貌】身著十二章紋的金紋道衣,腰懸九曲玉佩,面容俊朗卻帶著三分凜然,雙目開闔間有金芒流轉(zhuǎn),似能洞穿虛妄。其發(fā)髻以“天地玄黃玲瓏簪”束起,簪上刻有“清濁”二字,行走時(shí)衣袂帶風(fēng),自有一股“唯我獨(dú)尊”的威儀。
【性情】尚“清”惡“濁”,最重嫡庶尊卑,行事嚴(yán)謹(jǐn)刻板,常以“盤古正統(tǒng)”自居。對先天神只中的“旁門”(如妖族、巫族)多有輕視,卻對鴻鈞道尊言聽計(jì)從,視紫霄宮法旨為天規(guī)。
【道法】主修“盤古開天辟地”之奧義,創(chuàng)《玉清仙經(jīng)》,擅“清濁分離”之術(shù),能以元神之力凈化魔氣、兇獸濁氣。其神通“盤古幡虛影”已能引動開天余威,曾于不周山巔一擊斬碎萬丈魔云。
【法寶】伴生先天至寶“盤古幡”(殘片),旗面呈混沌色,上有開天斧痕,展開時(shí)可引動空間風(fēng)暴,裂地分天。雖僅余殘片,威力卻遠(yuǎn)超普通先天靈寶,是元始最引以為傲的資本。
【事跡】曾于東荒設(shè)“誅邪陣”,斬殺三千為禍生靈的兇獸,收其精血煉“清濁丹”。紫霄宮第一次講道后,聯(lián)合老子訓(xùn)斥通天“結(jié)交巫妖”,引發(fā)三清首次爭執(zhí)。
【玄空注】“清則清矣,失之過執(zhí)。其‘尊正統(tǒng)’之心,或?yàn)槲磥淼湺酥?。觀其眉心金紋,似與‘闡教’二字有緣,然門戶之見恐難容異類?!?/p>
第三位:上清靈寶天尊(通天)
【出身】盤古元神濁所化,三清中最晚覺醒,于昆侖“碧游宮”舊址蘇醒,因元神中含“殺伐之氣”,初醒時(shí)曾引發(fā)昆侖山脈三次地震。
【形貌】身材魁梧,常著青布道袍,袍角繡著劍痕與雷紋,不束發(fā),任由青絲披散至肩,面容棱角分明,嘴角常掛一絲不羈的笑意。其左手常年握著一柄古劍胚胎,劍鞘上刻滿“殺伐”符文,是其以自身精血溫養(yǎng)的“誅仙四劍”雛形。
【性情】灑脫不羈,重“緣法”輕“尊卑”,見誰順眼便與之論道,不分種族(曾與祖巫祝融共飲巖漿酒)。性如烈火,最恨“恃強(qiáng)凌弱”,曾為保護(hù)一只先天靈猴,與麒麟族小將大戰(zhàn)三日。
【道法】主修“殺伐大道”與“陣法”,創(chuàng)《上清劍訣》,擅以劍衍化混沌,其“通天劍氣”可劈開洪荒禁制。對陣法一道天賦異稟,觀一次“九曲黃河陣”便悟透其中關(guān)竅,反創(chuàng)“萬仙陣”雛形。
【法寶】伴生先天靈寶“誅仙四劍”(胚胎),分誅、戮、陷、絕四柄,劍身漆黑,隱有魔氣纏繞(非羅睺之魔,乃開天殺伐之氣所化)。雖未鑄成,卻已能引動洪荒殺伐法則,劍鳴時(shí)可讓周圍百里生靈心悸。
【事跡】龍漢初劫前,曾單槍匹馬闖入西極魔淵,斬羅睺麾下三魔將,奪“弒神槍”碎片贈予女媧(后被女媧煉化為“山河社稷圖”核心)。與祖巫共工論道時(shí),以“水之殺伐”破其“洪水滔天”,二人不打不相識,結(jié)為“損友”。
【玄空注】“濁含生機(jī),殺藏仁心。此人看似桀驁,卻比元始更懂‘洪荒一體’之理。其劍中既有殺伐,亦有守護(hù),未來或因‘容異類’而遭劫,亦因‘容異類’而證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