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行李放到空間倉庫,楊倩直接去大菜市場門口賣她的熟菜,這是每天必須的行程。今天天氣更熱了,楊倩哪怕躲在了市場邊的大樹下,頭頂?shù)母咛庍€有隔離天棚,仍然汗如雨下。
不知怎么的,今天來買熟菜的人更多了,讓已經(jīng)是熟手的楊倩大有手忙腳亂的感覺。前面兩個買菜的阿婆估計是熟人,等著楊倩給她們打包的時候閑聊起來,楊倩才知道了原因。
"這天氣真讓人難受啊,我媳婦上班的公司老板不讓人去公司了,說什么讓在家里網(wǎng)上辦公,最慘的是我兒子,他是搞戶外工作的,這天氣根本沒法出門,出不了門就沒收入。唉,家里啥啥都要用錢,少了份收入真是要了我命了!”
“可不是嘛,我剛?cè)ゲ耸袌隼锩?,發(fā)現(xiàn)市場里少了好多新鮮蔬菜,賣價也高了不少,聽販菜的攤主說,因為天氣太熱很多農(nóng)戶種的蔬菜瓜果要么干死了,要么來不及收爛在了地里,他們這些做小販的也不敢多進貨,怕進多了壞在手里,唉,這樣下去我們菜都要吃不起咯!”
“我們這些小市民能怎么辦,只能想辦法省點錢過日子!我算了一下,到市場買菜的價錢和在這里買熟菜的價錢居然差不多,還不如直接買做熟的回去吃,只做個飯燒個湯就行,我還節(jié)約了調(diào)料和燃氣費,多省事!咦,小老板,你這里的菜會不會跟別人一樣漲價?”
楊倩笑著搖了搖頭:“放心吧,我不亂漲價!”
開玩笑,就沖這越來越極端的天氣她不知道還能賺多久的錢,當然是越快變現(xiàn)越好,打個價格差,只要有人貪便宜,來買東西的人只會更多。有空間倉庫貯存食物,她購買東西本身就比普通人方便還便宜,根本不存在虧本一說,銷量多也是賺錢多的一個途徑。
圍在攤位周圍的人都松了一口氣,他們大多與那兩個太婆一樣,也是進了市場買菜又折轉(zhuǎn)出來的人。楊倩的攤位雖然只有五個菜,但是種類真的扛打,不亂漲價真的是大家的福音。
魚有紅燒和清蒸兩種可以選擇,哪個年齡層都適合,蟹和蚌平常一般人都不太會去買,因為價格不怎么親民,但在楊倩這里價就被放低了一些,關鍵是這攤位賣的都是野生的,口感更佳,這么想就不怎么心疼錢買了。
鹵肉別的店也有在賣,但就是沒有楊倩攤位的美味,花一樣的錢肯定要吃最好的!
至于楊倩攤位的冷鍋串串就更有意思了,川省的吃法,附近的獨一份,什么品種都有,肉的,蔬菜的,豆類的,干雜泡發(fā)的,可以按自己的想法隨心搭配,換著頓的搭配,麻辣爽口,下飯下酒,剩下的湯汁還可以用來拌家里自己撈的菜,是眾人的首選!
種花家的吃貨們不乏精打細算的生活小能手。熟悉這個攤位的人都知道,上午是找不著人的,小老板應該是和家里人在備菜。下午四點后就可以過來了,攤主一直會賣到七八點鐘。如果想要中午也吃她家的菜,就要趁這個時間段多買。
今天賣的更多了,市場菜價的上漲是一個原因,也有大家想多“薅”一點老板羊毛的意思。別人都在漲價,他們并不怎么相信楊倩的不亂漲價承諾,多買些多多少少能節(jié)約些開銷。
收攤楊倩直接回了住處,恐怕從今天起菜市場就不好揀便宜了。明天是與蜂窩煤廠約好的拉貨時間,完事她準備去鄉(xiāng)下轉(zhuǎn)轉(zhuǎn),直接去做第一手的采購商,避過中間商賺差價。
又弄了大半晚的菜,楊倩定好鬧鐘強迫自己休息了三個鐘頭,因為第二天得開車。第二天一早,她便到附近的租車行租了個小貨廂,這種車最適合她用來收貨,密閉的車廂側(cè)面還開了個窗口,她轉(zhuǎn)移東西到空間別人根本發(fā)現(xiàn)不了。
蜂窩煤廠的老板早就把楊倩的貨給準備好了,天氣越熱,他的生意越發(fā)不好做,楊倩前后跟他買了好幾萬塊錢的蜂窩煤真是救了他命了。
“貨早給你準備好了,只多不少,你點點!”老板看到楊倩很高興,隨即有些不好意思:“天氣太熱,人工費又太高,所以我把工人都遣散了,多余的貨你全拉走用來抵搬運費,你只能找人幫你搬貨了,我可以把鑰匙給你,搬完了你把門鎖上,鑰匙隔墻扔到院子就行?!?/p>
嘆了一口氣又道:“現(xiàn)在的人愛干凈,都去用天燃氣液化氣,燒電,我這廠子是沒法堅持下去了,你訂的這批貨其實是我最后的單子,我準備轉(zhuǎn)行了,小姑娘,實在對不住??!”
老板整這么一出,一般人遇到肯定麻爪,本來人工費就挺高,單獨請人搬完恐怕得花幾千塊,這種天氣找人干重活,價錢只會更高!蜂窩煤碼放的很整齊,密密麻麻堆出好遠,掃了一眼楊倩就知道貨比她實際付出的價錢多出了許多。這么看來老板的補償也算挺有誠意了。
老板不知道,其實楊倩更不想有人幫她搬運,來之前她還在想找個借口讓老板的人離開,她自己運貨,否則她還得找地方存放轉(zhuǎn)移,這下好了,不僅遂了心愿還白得了很多蜂窩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精彩內(nèi)容!
楊倩的不介意讓老板大大的松了一口氣。
等老板離開后,楊倩直接將蜂窩煤收到了空間里,小貨廂車也放到了空間里。想要收到便宜的東西就得去離城遠的鄉(xiāng)下,越遠越好。想了想,楊倩直接坐高鐵出了城,直奔上次她0元購的那個自然保護區(qū),她記得山腳下小鎮(zhèn)子的周圍種植養(yǎng)殖了不少的東西。
這兩天賣菜的錢她都沒敢動,就是為了這兩天收貨。
找了個沒人的山道把小貨廂放出來,楊倩直接往山腳的小集鎮(zhèn)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