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夜半低語
二樓的房間果然如艾琳·霍桑所說,安靜且布置得宜。面積不大,但功能清晰。一間臥室,帶著一張堅實的橡木床、一個衣柜和一張小書桌;一個獨立的起居角落,擺放著兩張看起來還算舒適的扶手椅和一個小壁爐;一扇凸窗正對著下方一個被高墻圍起、種著幾叢耐陰植物的狹小庭院。雖然家具都帶著歲月的痕跡,但收拾得一塵不染,亞麻布的床單和窗簾散發(fā)著陽光曝曬后的干凈氣味,與樓下那種堆積著歷史塵埃的氛圍截然不同。
陳維將皮箱放在床邊,疲憊感如同潮水般涌來。簡單整理了一下寥寥無幾的行李,他將那枚家傳古玉從貼身內(nèi)袋取出,猶豫了一下,還是將其放在了枕頭底下。那溫潤的觸感和隱隱傳來的暖意,在此刻陌生的環(huán)境中,成了他唯一熟悉的心靈慰藉。
窗外,林恩城的夜晚并未沉寂。遠處工廠區(qū)傳來的隱約轟鳴,如同城市永不停歇的心跳,偶爾夾雜著蒸汽管道泄壓的尖銳嘶鳴,或是夜歸馬車的蹄聲與車輪碾過石路的轆轆聲。但這些聲音,比起白日的喧囂,已經(jīng)模糊了許多,像是從另一個世界傳來。
他在書桌前坐下,就著桌上那盞小巧的煤油燈(艾琳告知他店內(nèi)煤氣燈只在公共區(qū)域使用),攤開信紙,準備給遠在東方的家人寫一封報平安的信。筆尖在粗糙的紙面上滑動,發(fā)出沙沙的聲響。他盡量描述旅途的見聞,林恩城的宏大與奇特,避開了那些光怪陸離的感知和內(nèi)心隱隱的不安。他提到已安全抵達維克多教授推薦的住所,一位霍桑女士經(jīng)營的古董店,環(huán)境清幽,主人……他停頓了一下,寫下了“頗為友善,且對古物頗有見識”。
寫完信,吹熄燈火,房間陷入一片黑暗,只有窗外遠處煤氣路燈的微光,透過薄霧和玻璃,在室內(nèi)投下模糊昏黃的光斑。身體的疲憊催促著他入睡,但精神的弦卻依舊緊繃。他躺在陌生的床上,聽著自己清晰的呼吸聲和心跳,意識在清醒與迷糊的邊緣徘徊。
不知過了多久,或許已是深夜,萬籟俱寂,連遠處工廠的轟鳴也似乎停歇了。
就在這時,那被暫時隔絕的“低語”再次變得清晰起來。
并非如同白日在碼頭和街道上感受到的那種彌漫性的、混雜的哀鳴。這一次,它更加集中,更加……具有指向性。仿佛就在這棟建筑內(nèi)部,在他所處的空間周圍,有什么東西正在“說話”。
那是一種極其細微的、非人的聲音。并非通過空氣傳播,而是直接作用于他的意識層面。它像是無數(shù)細碎的、意義不明的音節(jié)在竊竊私語,又像是古老的齒輪在無人觸碰的情況下自行轉(zhuǎn)動發(fā)出的摩擦,還夾雜著某種……液體滴落、或是能量流動的汩汩聲。這聲音并非單一的源頭,仿佛來自四面八方——墻壁之后、地板之下、甚至……天花板之上?
陳維猛地睜開雙眼,在黑暗中屏住呼吸,全身的感官都提升到了極致。
八大回響的衰減之音依舊作為背景存在,如同持續(xù)的低音伴奏。但那更加清晰的、仿佛近在咫尺的私語,卻與它們截然不同。它更……“活躍”,更……“有意識”?不,或許用“有目的”來形容更貼切。它似乎在探尋著什么,又或者在……呼喚著什么?
更讓他毛骨悚然的是,他感覺到枕頭底下的古玉,開始散發(fā)出比之前更明顯的暖意,甚至微微震動起來,仿佛在與那無形的低語相互呼應(yīng)。
他輕輕坐起身,沒有發(fā)出任何聲響。黑暗中,他的眼睛逐漸適應(yīng),能勉強看清房間內(nèi)家具的輪廓。那低語聲似乎變得更加清晰了,尤其是在靠近房間內(nèi)側(cè)墻壁,也就是與店鋪主體相連的那面墻的方向。
第3章夜半低語
他赤著腳,踩在微涼的地板上,悄無聲息地走到那面墻邊。將耳朵貼近冰冷的、貼著老舊壁紙的墻面。
聲音似乎更響了。不再是模糊的雜音,他依稀能分辨出其中似乎夾雜著某種……斷斷續(xù)續(xù)的、仿佛詠嘆調(diào)般的旋律?還有極其輕微的、如同指甲刮擦玻璃的聲響。同時,一股極其微弱的、類似金屬和臭氧混合的氣味,若有若無地鉆入他的鼻腔。
這絕非尋常老舊房屋該有的動靜。也不是老鼠或管道能發(fā)出的聲音。
一個念頭不可抑制地冒了出來:地下室。白天艾琳·霍桑并未提及,但這棟建筑很可能存在地下室。這些聲音,是否來自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