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六,夜很冷,卻難抵擋汴州百姓的熱情。
這一晚,街頭上人影幢幢,熙熙攘攘,共慶新年燈會。
無論你是販夫走卒,還是富商巨賈,更或者名門權(quán)貴,在這一刻所體會的快樂都是一樣的。
趙麟還好,他見識過前世各種盛事活動,對于這種規(guī)模的盛事還不算太震撼。
若真有什么值得他感慨的,那就是百姓的質(zhì)樸。
只要朝廷給他們一絲活下去的希望,他們就已經(jīng)知足了。
并且能在這種苦難中,自己努力去尋找一絲的慰藉。
就比如這次的新年燈會就是如此,在一些富商巨賈的支持下,城里幾個香火比較旺的寺廟、道觀、書院都舉辦了各種活動。
若你足夠的虔誠,運氣又足夠的好,那么還會收到一些貴重的禮物。
比如寺廟的會要求背誦哪段經(jīng)文,通過者就能贏得高僧開過光的玉佛。
就算通過不了,也能贈送其一把木制的梳子。
道觀也是如此,只不過它送的是鬼錢護符。
只有書院例外,讀書人向來自視甚高,贈送的是文房四寶。當然,它要求當場從箱子里抽一個主題作詩一首。
所以,一些路過的文人雅士,都會試上一試。
除了儒釋道三家舉辦的活動外,其他人舉辦則更為熱鬧,因為他們的禮物更為直接。
比如來自陳州府的“賈半城”,每年新年燈會都會在城墻上撒銀葉子、銀豆子、重錢。
他的要求很簡單,那就是要城下方的百姓為他大聲祈福。
祈福的呼聲越多越響亮,他也撒的錢也就越多。
不過因為參與這項活動的百姓實在太多,每年都會發(fā)生一些踩踏事件,可以說有一定的危險性。
但這依舊難擋蜂擁而至的百姓們。
諸如此類的活動,簡直數(shù)不勝數(shù),主打的就是一個與民同樂。
趙麟岳父蘇家,作為中原七府的首富,當然也不例外。
只不過家主蘇方正一向以文人自居,所以蘇家舉辦的活動方式也較為文雅、低調(diào)。
那就是直接發(fā)貧困百姓放棉衣棉被、糧米等物資。
薛嬸看到蘇家的活動,便直接跳下了馬車,急急忙忙去排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