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老太太再次見到熟悉的街坊四鄰,頓時激動的熱淚盈眶。
雖然才走了大半年,卻恍如多年了一般。
“他四嬸,你怎么也拄上拐杖了?”
她拉著一個同族的妯娌,關心地攀談道。
那老太太聽了卻抹眼淚道:“不行了,今年這老寒腿又犯了,家里的大夫看了也不見好?!?/p>
聞琴聲而知雅意,人老成精的趙老太又哪里不知這位妯娌的意思。
“那還不簡單,一會讓二郎給你瞧一瞧?!?/p>
“哎呀,那可太好了,他不在鎮(zhèn)上開醫(yī)館了,咱們這些親人看病都不知道找誰了。”
白發(fā)蒼蒼的老太太抹著眼淚。
不遠處的趙麟見此一幕,不由心生感嘆。
越是到了她們這個年紀,就越怕死。
無論你是皇帝,還是平民都是一樣的。
像她這樣的老人,可不在少數(shù)。
以前,二哥趙興在鎮(zhèn)上開醫(yī)館的時候,這些鄉(xiāng)里鄉(xiāng)親要么等他回家,病急的則直接去鎮(zhèn)上找他。
二哥醫(yī)術精湛,醫(yī)德高尚,這些人對他再信任不過了。
當然,更多的則是能夠節(jié)省不少的醫(yī)藥費。
病又看的好,又能少花錢,哪個街坊四鄰不高興呢?
可現(xiàn)在二哥把醫(yī)館開在了汴州城,如此一來,可難為了這些人。
又怕別的大夫看的不好,又嫌人家收費高。
所以,無不盼著二哥回來。
這次迎接他的為何是老人居多?恐怕原因就在此。
二哥趙興見了,便笑著向眾多圍過來的老人道。
“諸位叔伯嬸娘,我會在家多待兩日為你們義診。明天就讓大壯去鎮(zhèn)上運些藥材回來?!?/p>
聽到他這樣說,這些老人終于是喜上眉梢。
有的人拖著病,不舍得去看,就是為了等他回來。
“二郎,好孩子,我們這些老骨頭可要好好為你祈福了?!?/p>
“是啊,二郎,可要在家多待時日?!?/p>
“你們兄弟不但是咱村的驕傲,更是咱們的救星啊?!?/p>
一些老人好話一籮筐地往外倒。
反正好聽話又不要錢,說了人家還高興,瞧病的時候還會給你看的仔細。
老年人都湊在老太太和二哥身旁,至于年輕小伙、中年人都圍在趙麟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