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諷的聲音雖然不算主流,但汴州城說大也大,說小也很“小”,所以,很容易就傳到每個人的耳朵。
一些本就對趙麟迅速崛起感到嫉妒,或是與大梁書院有些關聯(lián)的士人,更是樂于散布此類言論,試圖在文比之前,先從輿論上打擊趙麟的信心。
這些人的言語更為激烈、尖銳。
什么少年得志恐招災、中原文曲星將隕落,諸如此類言語,比比皆是。
自然也就傳到了趙麟及其親友的耳中。
當傳到趙家之后,薛淺淺氣得小臉通紅,直罵那些人胡說八道。
就連一向不愛爭執(zhí)的趙老太太也是氣的破口大罵,詛咒那些長舌人臀上長瘡,腳底流膿。
一向脾氣甚好的二哥趙興,則是差點要去找那些說風涼話的人理論,被張妍好歹勸住了。
麟哥兒可是他們趙家的未來,是改換門庭的關鍵。
蘇府內(nèi),蘇詩詩則是堅信父親的話,對情郎充滿信心,對那些嘲諷不屑一顧。
處于漩渦中心的趙麟,聽到坊間的這些議論時,只是淡淡一笑,并未放在心上。
他放下手中的書卷,目光平靜。
若是在見到恩師、知曉其真實身份之前,聽到這些“螢火皓月”、“身敗名裂”的論調(diào),他或許還會有些許壓力。
但如今,他心中唯有……
呵呵,他倒是沒一點壓力。
皓月?或許吧。但他趙麟,也絕非螢火。
大梁書院突然間造出如此的聲勢,反而凸顯了其心中的顧忌。
當然,恩師不能一輩子都這樣幫他。
他也一樣要努力,爭取能趕得上恩師的腳步。
汴州城西,一處清幽雅致的別苑內(nèi)。
此處雖不似王府豪奢,卻處處透著精心打理的文人意趣,正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許貞清暫居之所。
靜室內(nèi),炭火溫煦,檀香裊裊。
許貞清并未如外人想象那般養(yǎng)尊處優(yōu),更沒有來到汴州后開始各種應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