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建議倒也算是中規(guī)中矩,畢竟五皇子的確有分量出使大梁不是?
但這個提議一被提起,大皇子陣營的人瞬間就不答應了。
大皇子陣營的人覺得,若是按照五皇子陣營的那些大臣們的說法,那大皇子也是有分量出使大梁的啊,為什么不能是大皇子去,非得五皇子去?
再者說,大皇子可是長子,豈不是比五皇子更合適一些?
五皇子手底下的人必然不能同意這一點。
畢竟這次出使,怎么都是個攢功勞的機會。
而且,大皇子和五皇子最近斗的烏眼雞一樣了,這會子誰能順著誰呢?
于是乎,就大皇子和五皇子兩位誰更適合去大梁出使這件事情,兩邊的大臣們就在朝堂上吵了起來。
吵得還不輕。
皇帝一時半會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也沒出言阻止兩方的人,就任由他們吵翻了天。
許是嗅到了皇帝這個態(tài)度,其他不屬于大皇子和五皇子陣營的人,也開始紛紛下場。
說著說著,還有人將十皇子搬了出來。
那位大臣一本正經(jīng)的替十皇子背書:“十殿下如今也已經(jīng)出宮建府,又出身于韋淑妃膝下,臣認為自然也是有資格出使大梁的。”。
這話一出口,哪怕是正吵的兇狠的大皇子和五皇子的人,都下意識的收了聲。
滿朝的大臣,都往那開口舉薦十皇子的大臣看過去。
皇帝都忍不住為之側(cè)目。
用十皇子已經(jīng)出宮建府這一點,來體現(xiàn)十皇子已經(jīng)能出使辦差這個結(jié)果……
這著實有點太過牽強了吧?
再者,別人或許不清楚,但皇帝可是心里有數(shù),為何八、十、十二這三個小皇子能這么早就出宮建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