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妖物殺入大虞京城,轉(zhuǎn)眼就已過去了半個月。
直到今時今日,京內(nèi)似乎都飄蕩著一股淡淡的血腥氣味。
曾經(jīng)鋪滿大街小巷的尸體雖已被收拾干凈,但,光是妖物尸身,在事后都堆成了一座座小山,更別說是百姓的尸體,濃郁到化不開的血氣,至今都沒有完全消散。
那些百姓遺體,家中還有人在的,就將人認領(lǐng)回去操辦后事。
全家老小死了個精光的,便由朝廷派人處理掩埋。
還有許多剩下連原本模樣都認不出來,殘缺不堪的無名尸,就只能與妖物一同焚燒干凈。
多日又來,京內(nèi)家家縞素,活下來的人除了悲傷,就只剩下了憤怒。
那夜,皇城中傳出一紙檄文,寫滿了靖海王的諸多罪狀,包括勾結(jié)妖蠻,意圖顛覆大虞一事。
闡明京內(nèi)妖物肆虐,也是靖海王的手筆!
最初,百姓對此事半信半疑。
畢竟那可是靖海王,大虞常勝戰(zhàn)神,怎么可能做出如此喪盡天良的事?
顛覆大虞,他圖什么?
如果只是為了皇位,靖海王直接篡位,沒人會說出一個不字來!
為何非要將事情做到這種地步?
很多看過那一紙檄文的人,都認為是宮中冤枉靖海王,污他名聲。
然而第二天,照夜司就將靖海王世子裴煜拉到東市口。
裴煜當眾承認了檄文上的許多罪責。
最后被唐謹親手揮刀砍了腦袋。
一些原本堅定的人漸漸有所動搖。
就算宮里污蔑靖海王,靖海王世子總不可能潑自家的臟水吧?
哪怕靖海王失勢,身為世子的裴煜被大刑加身,屈打成招,他也完全可以在最后關(guān)頭反口不認,又何必在明知必死時,當眾承認罪狀?
一時間,眾說紛紜,對于此事的態(tài)度兩極分化。
可眾人萬萬沒有沒有想到的是,靖海王世子,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從那天開始,照夜司每天都要拖出幾個人來斬首示眾。
其中有皇室親族,有世家門閥,更有朝堂諸公。
皆是民間風評極差的‘權(quán)貴’。
這些人,都與靖海王有所勾結(jié),也都親口承認了諸多罪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