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梯的石階泛著冷冽的銀光,譚浩叼著根狗尾巴草,單手拎著粗布包,另一只手正從兜里摸出把瓜子。
跟在他身后的天庭特使青鸞仙子走得端端正正,裙裾掃過臺階時帶起細碎的仙光,偏生前面那道身影晃得像根風(fēng)中蘆葦——左腳踩第三級,右腳偏要跨第五級,瓜子殼吐在臺階縫里,倒把青鸞看得眼皮直跳。
殿下,這天梯共有三萬六千級,按規(guī)矩該一步一階。。。。。。她剛開口,就見譚浩突然彎腰,指尖在臺階上彈了彈。
原本陡峭的階梯一聲,竟像被揉皺的錦緞般縮成了三十級。
他轉(zhuǎn)頭沖青鸞咧嘴笑:仙子腿長,我腿短,這樣大家都省勁。
青鸞的丹鳳眼瞪得溜圓。
她在天庭當(dāng)差八百年,頭回見有人把修改天道軌跡當(dāng)變戲法使。
更離譜的是,譚浩改完階梯還從布包里摸出包辣條,撕開包裝,油香混著辣椒面兒地竄出來,驚得路過的天兵紛紛按住腰間佩劍。
哎哎哎,別緊張。譚浩咬著辣條含糊道,這玩意兒比你們的九轉(zhuǎn)還補——上回給司雨神塞了兩根,他哭著說比喝百年甘霖還得勁。幾個站崗的天兵偷偷抽了抽鼻子,喉結(jié)動得像吞了活魚。
青鸞看著他們泛紅的耳尖直嘆氣,心說這哪是來談?wù)碌?,分明是來神仙的?/p>
到了瑤池外殿,漢白玉欄桿后站著兩排持戟守衛(wèi),為首的玄甲將目光掃過譚浩懷里的粗布包,臉色立刻沉下來:凡俗穢物不得入內(nèi),交出來。
哎這可不行。譚浩把布包往懷里攏了攏,這是給各位仙長帶的伴手禮——
是群眾滿意度實物載體!一道清亮的聲音從殿內(nèi)傳來。
三個穿月白道袍的司辰官擠開守衛(wèi),眼睛發(fā)亮地盯著布包,上回在東嶺村學(xué)習(xí),村民說禮輕情意重,這泡菜能嘗出人間煙火氣,辣條是勞動人民智慧結(jié)晶!為首的司辰官邊說邊搓手,殿下,我?guī)湍弥?/p>
保證輕拿輕放!
玄甲將的戟尖磕在地上。
他瞥了眼司辰官腰間新掛的民生調(diào)研銅牌——這仨月前還板著臉說神不食人間煙火的家伙,現(xiàn)在說起勞動人民比凡人還順溜。
再看譚浩似笑非笑的眼神,他喉結(jié)動了動,悶聲道:放行。
內(nèi)殿里沉香繚繞,三十三重天的神仙濟聚一堂。
譚浩一進去就皺了皺眉——上次來這味兒熏得他打了二十個噴嚏,今兒倒學(xué)乖了,香案上擺著個青瓷香爐,飄出來的是桂花香。
他大剌剌往主位旁邊一坐,把泡菜罐和辣條袋往案幾上一放,翹起的二郎腿晃得金漆桌腳直響。
諸位,玉帝端坐在九龍椅上,目光掃過譚浩的粗布包,嘴角抽了抽,今日請九殿下前來,是為商議。。。。。。
商議怎么讓老百姓愛信神仙。譚浩抓起根辣條,我先說好,我這人嘴笨,不愛聽大道理。他指節(jié)叩了叩案幾,剛才有位老仙說要威儀震懾,要我說——他隨手捏起塊泥巴,指尖掠過的瞬間,泥巴地變成塊水晶,映出東嶺村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