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兩頭強壯的騾子,他們翻過低矮的丘陵,穿過一座座熱鬧的漁村。
賣魚的女人們坐在土路旁邊,粗聲大氣喊叫著以招徠過往的行人,雖然行人不多。
她們搖晃著戴銅手鐲的胳膊吸引注意,拍著胸脯發(fā)誓詛咒,胸前掛著佛珠、飾鏈,這些都是為了證明自己籮筐里的魚足夠新鮮,不會短斤缺兩。
吳霄在村口茶棚旁邊的魚攤前停下,夕陽灑在他臉上,疲倦而溫暖。
大家停下來歇息喝茶時,他買了三條黃花魚,讓茶棚伙計幫他烤熟,就著兩塊蒸餅,大口吃起來。
魏一刀放下粗瓷茶碗,瞅了吳霄一眼,在臟兮兮的木桌上敲兩下:
“這就是你天天在船上念叨的肉夾饃?”
吳霄沒搭理天津家丁。
他在陜西三原吃了十七年肉夾饃包,饃里面包海魚的,還是頭一回吃到。
他暗暗向自己許下諾言,等待會兒回了文登縣城,一定要立即吃一頓羊肉泡饃。
只有酣暢淋漓喝完一碗羊肉湯,才能忘卻三個月顛沛流離腥風血雨。
“都趕緊吃了,天黑前趕到文登!魏昭!”
五個蒸餅下肚,裴大虎摸了摸自己肚子,指著楊鎬的家丁頭子,像地主老爺指揮戶下佃農(nóng)一般,大聲對魏昭叫道:
“吃完了,就把騾子牽到后面吃草,楊老爺還要騎著它走十里地呢!”
魏昭啐了口唾沫,罵罵咧咧離開長條板凳。
環(huán)顧四周,一群人重箭,除了那六個嘰嘰呱呱一句也聽不懂在說什么的朝鮮兵,其他人不像都不曾做過馬夫。
這時候他才想起從楊府出來的十幾個兄弟,現(xiàn)在全沒了,就剩他和楊老爺還在人世。
魏昭神情落寞的來到草棚柱子前,解開騾子鼻環(huán)上套著的繩子,走向不遠處一堆枯草。
身后響起楊老爺沙啞的聲音:“小魏子,等回了遼東,我再給你招十幾個家丁,你還管他們?!?/p>
魏昭眼眶一陣發(fā)酸,強忍住沒有流淚,牽緊騾子向前走,沒有回頭。
眼前浮現(xiàn)起二十五前平壤城下戰(zhàn)斗的場面,那時,魏昭也是給楊鎬牽馬,楊老爺帶著一群戚家軍蟻附攻城,城頭倭兵的炮子像雨點一樣潑灑下來。明軍前赴后繼,最終還是被倭兵擊退。李總兵在百步外砍殺潰兵,最后勉強壓住陣腳。城墻下活著的人只剩下魏昭和楊鎬。主仆兩人躲在城墻死角,倭兵的鐵炮在他們頭頂上響了很久,最后,李如松率遼鎮(zhèn)家丁登上城墻,將倭兵擊潰。
那是魏昭第一次隨楊老爺出生入死,之后便跟著楊老爺安居遼東,直到后來的薩爾滸之戰(zhàn)爆發(fā),楊老爺帶著一群驕兵悍將去送死,只有劉招孫率東路軍擊退了建奴,活著回來。戰(zhàn)后楊老爺成了眾矢之的,所有人都在罵他,都想讓楊鎬死,皇帝已經(jīng)把他免為庶民,若不是因為平遼侯是他女婿,楊老爺怕不知已經(jīng)死了多少次。
可是盡管楊鎬失勢,魏昭卻一直沒有離開楊府,繼續(xù)做他的家丁。
茶棚那邊嘈雜的人聲已經(jīng)聽不清,魏昭走過一箭之地,來到臨近官道的一片荒地中間,放下韁繩,讓兩頭騾子在枯草中進食。
魏昭用匕首在草叢間亂捅,把眼前一片枯死的車輪草當成了殺死他兄弟的東廠番子。
活著的這群人中,除了沈煉,魏一刀對復仇的渴望最為強烈。
他的十二個家丁兄弟,以及楊老爺畢生的積蓄和楊老爺從呂同知借來的幾十萬南貨,全都沉入了大海。
這一切,都是拜東廠和倭寇所賜。
微風拂過,草葉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