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閣乙區(qū),深邃依舊。穹頂模擬的星空仿佛亙古不變,散發(fā)著清冷而永恒的光輝。藍色與紫色的光點如同擁有生命的星辰,沿著玄奧的軌跡緩緩運行,靜謐中蘊藏著無盡智慧。
陸明手持赤色玉牌,心神沉入,直接鎖定了那枚名為《星核溯源猜想(孤本)》的藍色光點。光點飛至面前,散去光芒,露出一卷材質(zhì)奇特、觸手溫涼,仿佛由某種星辰砂混合未知金屬絲編織而成的暗銀色書卷。
他深吸一口氣,尋了處僻靜席位,鄭重展開書卷。
書卷上的文字并非雕刻或書寫,而是一種類似星辰光點自然凝聚形成的奇異符號,需以神識接觸方能解讀。這種承載知識的方式本身,就透著一股古老與不凡。
神識沉入的剎那,一股蒼茫、浩瀚,卻又帶著幾分不確定與探索意味的意念,緩緩流入陸明的心神。
著書者自稱“星隱散人”,乃是一介散修,畢生游歷諸界,癡迷于追尋星辰的奧秘。此書并非系統(tǒng)的修煉法門,而是他根據(jù)無數(shù)古老傳說、遺跡考察、以及自身對星辰本源的感悟,提出的關(guān)于“星核”的一系列大膽猜想與推論。
開篇便言:“星辰者,非寂滅之石,乃生命之巨靈。其光為息,其熱為血,運轉(zhuǎn)不休,亙古長存。然天地亦有壽盡時,星辰亦然。星辰寂滅,其核心不散,坍縮凝聚,化而為‘核’,承其本源,蘊其法則,是為‘星核’?!?/p>
這段論述,與陸明之前在《星辰源力概論》中看到的觀點不謀而合,但更為肯定,直接將星辰視為生命體,并將星核定義為星辰寂滅后留下的“心臟”與“遺產(chǎn)”。
接著,書中詳細描述了星隱散人推測的星核可能具備的幾種特性:
其一,本源承載:星核蘊含星辰最本源的力量與法則碎片,是理解、引動乃至駕馭對應(yīng)星辰之力的至高媒介。
其二,形態(tài)不定:星核并無固定形態(tài),可能呈現(xiàn)晶體、金屬、液態(tài)、甚至純粹的能量團等不同狀態(tài),其外形受星辰本身屬性與寂滅方式影響。
其三,氣息內(nèi)斂:真正的星核,其力量浩瀚卻極度內(nèi)斂,非有緣人或特殊手段難以察覺,常與凡物無異,混于塵埃,藏于虛空。
其四,同源相吸:同源或?qū)傩韵嘟男呛怂槠g,會存在天然的吸引與共鳴,若能集齊碎片,或有補全、喚醒其部分威能的可能。
看到此處,陸明心中豁然開朗!懷中星骸碎片的溫潤,星核殘片的深邃,以及它們彼此間的強烈共鳴,無不印證著這些猜想!自己得到的,極有可能就是一塊“星核”的碎片,而那塊金屬片,或許是另一塊屬性相近或同源的不同碎片!
他繼續(xù)往下看,心情愈發(fā)激動。星隱散人甚至推測,若能完全掌控一枚完整的星核,或許能借此窺得星辰生滅之秘,執(zhí)掌部分星辰權(quán)柄,布下真正引動周天星辰之力的無上大陣!但也警告,星核力量層次極高,非修為通天者不可妄圖駕馭,否則必遭反噬,形神俱滅。
書中還提及,某些上古流傳下來的驚天動地的星辰大陣,其核心陣眼,很可能便融入了星核或其碎片作為力量源泉與陣法中樞!
“周天星辰大陣!”陸明腦海中如同劃過一道閃電!核心陣眼處那塊散發(fā)古老蒼茫波動的暗沉礦石!難道……那就是宗門用來布置此陣的“星核”或其主要碎片?
這個猜測讓他呼吸都為之一滯。若真如此,便能解釋為何星骸碎片會對核心陣眼產(chǎn)生感應(yīng),因為它們本質(zhì)同源!也能解釋為何自己利用星骸碎片和星核殘片修煉時,會引動陣法監(jiān)測的“協(xié)振”波動!
自己竟一直在用與宗門鎮(zhèn)派大陣同源的力量進行修煉!這消息若傳出去,后果不堪設(shè)想!
他強壓下心中的驚濤駭浪,繼續(xù)閱讀。書卷后半部分,星隱散人記錄了幾種他推測的、可能用于鑒別、引導乃至初步煉化星核之力的方法。這些方法大多殘缺不全,或是建立在諸多假設(shè)之上,風險極大,但其中一種名為“星源共鳴術(shù)”的輔助法門,引起了陸明的注意。
此法并非直接煉化,而是通過調(diào)整自身神魂頻率,模擬星辰本源波動,嘗試與星核建立更深層次的“溝通”,從而更清晰地感知其狀態(tài)、屬性,甚至引導出一絲溫和的本源之力用于輔助修煉或參悟。關(guān)鍵在于“共鳴”而非“駕馭”,相對溫和,正適合他目前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