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虛子與火煉長老帶來的驚天秘辛,如同一塊萬鈞巨石,沉甸甸地壓在陸明心頭。斬滅被污染的祖師殘魂……這不僅僅是實力的考驗,更是對道心、對信念的終極拷問。
但他沒有時間沉溺于復雜的情緒中。一個月,他必須將“歸墟”之力,磨礪成那斬破黑暗的最終利刃。
送走兩位長老后,陸明立刻開始了行動。他將星紋堂的日常管理與新型陣法的完善工作全權交由沈凌風負責,并告知他自己需要閉關潛修,尋求突破,以應對一月后的關鍵任務。沈凌風雖不知具體細節(jié),但見陸明神色前所未有的凝重,心知事關重大,毫不猶豫地接下了重任。
陸明選擇的閉關之地,并非星辰殿的靜室,而是——星辰秘境。
再次踏入這片由星辰本源構(gòu)筑的小世界,感受著那無處不在的精純星力與浩瀚道韻,陸明的心境卻與上次截然不同。少了些許探索的新奇,多了幾分破釜沉舟的決絕。他直接來到了秘境最深處,那片他曾因引動銀頁而驚擾了未知存在的黑暗區(qū)域邊緣。
他沒有再試圖去探查那片黑暗,而是在其邊緣,尋了一處星力最為活躍、幾乎凝成液態(tài)光池的區(qū)域盤膝坐下。這里星力澎湃,卻也因為靠近那片黑暗,空間隱隱有些不穩(wěn),能量流動帶著一絲混亂與暴戾。他要借助這種極端的環(huán)境,來逼迫自己,真正掌控“歸墟”。
閉上雙眼,心神沉入識海?!靶菢械婪N”感應到外界濃郁的本源星力,自發(fā)加速旋轉(zhuǎn),散發(fā)出愉悅的波動。但陸明并未引導它去吸收,而是將全部心神,都投入到了對“歸墟”真意的追溯與理解中。
星墟宗完整傳承中,關于“歸墟”的記載遠比他自己領悟的要深邃得多。它并非簡單的能量湮滅,而是星辰大道中關于“終結(jié)”、“循環(huán)”、“返璞”的至高體現(xiàn)。星辰有生便有滅,星河有聚便有散,此乃宇宙恒常之理。“歸墟”并非毀滅的終點,而是能量形態(tài)轉(zhuǎn)換、重歸混沌本源的一個過程,是下一個輪回開始的契機。
“引動能量,歸于虛無,化狂暴為平息,納萬法于混沌……”
傳承的箴言在心間流淌。陸明回想起在黑石崖,他引動先賢意志,以“歸墟”道韻瓦解金丹魔物攻擊,甚至最后湮滅那“魂鏡”的情景。那時,更多的是憑借一股不屈的意志與傳承的引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現(xiàn)在,他要做的,是真正理解這份力量,并使之如臂指使。
他嘗試著,不再將“歸墟”視為一種需要艱難勾勒的復雜星紋,而是將其作為一種“意境”,一種對能量本質(zhì)的“認知”,去融入自身對星力的每一次調(diào)動之中。
起初,進展極其緩慢,甚至屢屢受挫。
當他嘗試將一絲“歸墟”意蘊融入最簡單的靈力運轉(zhuǎn)時,經(jīng)脈中的靈力竟隱隱有潰散、消弭的趨勢,嚇得他立刻停止。當他試圖在指尖凝聚蘊含“歸墟”之力的星輝時,那星輝卻變得極不穩(wěn)定,仿佛隨時都會自我湮滅,根本無法成型。
一次次的失敗,帶來的不僅是靈力與心神的損耗,更是一種對自身掌控力的懷疑。這“歸墟”之力,太過霸道,太過危險,仿佛一柄雙刃劍,未傷敵,先傷己。
“是我理解錯了?還是方法不對?”陸明眉頭緊鎖,額角滲出細密的汗珠。時間一天天過去,焦灼感如同野草般在心底滋生。
他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不再急于求成,而是重新審視傳承,審視自身。
“歸墟……非是強行湮滅,而是引導其‘回歸’……”他喃喃自語,目光無意間掃過不遠處那片深邃的黑暗。那里,連秘境本身的星輝都被吞噬,仿佛萬物的終點。
忽然,一個念頭如同閃電般劃過他的腦海!
他一直以來,是否都搞錯了方向?他將“歸墟”當作了一種攻擊性的、對外釋放的力量。但它真正的核心,或許是“容納”與“轉(zhuǎn)化”?
他想起了在黑石崖,那先賢意志以“歸墟”道韻,并非硬碰硬地對抗元嬰魔物的攻擊,而是將其引導、分化,最終沖擊幽冥澗源頭。想起了自己最后調(diào)動防線力量,引導、偏轉(zhuǎn)那致命偷襲。
“歸墟……或許更像是一個‘終點’,一個‘容器’?”陸明眼中漸漸亮起明悟的光芒,“它不是去主動毀滅什么,而是為狂暴的、無序的能量,提供一個‘回歸’的路徑與場所!”
思路一變,豁然開朗!
他不再試圖去“制造”歸墟之力,而是嘗試著,在自己的識海中,在自己的靈力核心處,模擬、構(gòu)建一個微型的“歸墟場域”!
這個場域,不具攻擊性,它的作用只有一個——容納、平息、轉(zhuǎn)化那些涌入的、超出他掌控的、或是外來的狂暴能量!
這是一個極其大膽且危險的嘗試!若構(gòu)建不穩(wěn),或掌控不當,這個“歸墟場域”很可能首先將他自身的靈力乃至神魂都吞噬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