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罡石,質地堅硬,能量傳導性中庸,屬性偏土,是低階陣盤最常用的基材之一。此刻,這方未經(jīng)雕琢的青灰色石盤,靜靜地懸浮在陸明身前,等待著一場關乎其命運的“手術”。
陸明屏息凝神,將狀態(tài)調整至最佳。他沒有立刻動手銘刻核心星紋,而是先以指代筆,混沌星力凝聚于指尖,如同最精密的刻刀,開始在青罡石表面勾勒最基礎的能量引導回路。
這些回路如同城市的道路網(wǎng)絡,負責將不同區(qū)域的星紋連接起來,構成能量流轉的脈絡。他的動作穩(wěn)定而流暢,指尖星力輸出的強度、勾勒的速度、回路的深淺寬窄,都控制得恰到好處。星力與青罡石摩擦,發(fā)出細微的“沙沙”聲,石粉簌簌落下,留下清晰而蘊含道韻的痕跡。
這一步是根基,容不得半點差錯。陸明全神貫注,神識如同最精密的掃描儀,實時監(jiān)控著回路的成形與能量導通性。得益于之前在百煉堂和幻波池的千錘百煉,他對星力的掌控已臻至化境,基礎回路的勾勒一氣呵成,完美無瑕。
回路成型,接下來便是鑲嵌節(jié)點材料。他取過星辰鐵粉,以特定比例混合流銀砂,調制成一種兼具堅固與良好導能性的靈膠,小心翼翼地點在幾個關鍵的能量匯聚節(jié)點上。指尖星力微吐,將其熔煉、固化,使之與青罡石基座和能量回路完美融合。
準備工作就緒,重頭戲——銘刻核心星紋變種,正式開始。
他首先銘刻的是作為防御核心的“土凝變紋”與“水導變紋”。這兩種變種星紋的結構相較于標準版本有著極其細微的調整,旨在更好地實現(xiàn)能量的吸收、儲存與緩沖。
陸明指尖的星力光芒變得愈發(fā)凝聚,如同繡花針般,在青罡石上精準地游走。每一道弧線的轉折,每一個節(jié)點的落點,都需與推演中分毫不差。他的神識高度集中,不僅要控制星力輸出,更要時刻感知著星紋成型過程中與基座、回路以及其他已銘刻部分的能量共鳴情況。
時間在寂靜中流逝,只有星力劃過石面的細微聲響,以及陸明平穩(wěn)的呼吸聲。
當最后一筆“水導變紋”的輔助回路完成,整個防御框架部分微微一亮,一股沉穩(wěn)厚重的氣息彌漫開來,隨即又內(nèi)斂下去,與基座渾然一體。防御框架,成功!
陸明稍作調息,抹去額角并不存在的汗水,眼神更加專注。接下來是難度更高的部分——構筑“能量轉化樞紐”以及攻擊星紋部分。
轉化樞紐由“木生變紋”與“風行變紋”組合而成,結構精巧復雜,是實現(xiàn)攻防轉換的關鍵。它需要在極小的區(qū)域內(nèi),完成對土、水屬性防御能量的抽取、過濾,并轉化為適合金、火屬性攻擊星紋使用的能量形態(tài),同時還要精準控制轉化的觸發(fā)時機與流量。
陸明的指尖動作變得更加緩慢、輕柔,仿佛在觸摸易碎的夢境。星力絲線細若游絲,在方寸之間勾勒出令人眼花繚亂的微型結構。他的額頭終于滲出了細密的汗珠,神識的消耗急劇增加。
這是一個極其精密的“能量閥門”,任何一點瑕疵都可能導致能量泄露、轉化失敗甚至結構崩潰。
就在樞紐核心部分即將完成的剎那,陸明敏銳地感知到,由于“木生變紋”一處節(jié)點的能量脈沖頻率與鄰近的“風行變紋”回路產(chǎn)生了極其細微的干涉,導致局部能量場出現(xiàn)了一絲不穩(wěn)定的波動!
推演中并未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這是在實際煉制中,因材料特性與星力交互產(chǎn)生的微小變量!
千鈞一發(fā)!若置之不理,這絲波動可能會在后續(xù)能量流轉中被放大,影響整個樞紐的穩(wěn)定性!
陸明瞳孔微縮,大腦在萬分之一秒內(nèi)計算出數(shù)種應對方案。強行壓制?風險太高,可能損傷尚未完全固化的結構。調整鄰近回路?時間不夠,可能引發(fā)連鎖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