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之國,這個被雨水常年籠罩的國度,彌漫著潮濕與陰霾。
在這片國土的西南地帶,曉組織正如旺盛的野火一般,發(fā)展壯大。
此刻,曉組織的基地內,十多個身穿黑袍紅云的曉組織忍者正忙碌地各自做著自己的事情。他們神態(tài)自若,沒有半分做這些繁雜事情的不耐,每個人都盡心用力十足。
有的忍者在搬運糧食,并將其妥善的儲存下來,以確保組織在這片戰(zhàn)亂之地哪怕處在極度困難時期也能有足夠的食物供應。
有的則專注于制造防水措施,幫助基地內建立穩(wěn)確的防水設施,畢竟雨之國的環(huán)境對他們的行動和生活都帶來了不少挑戰(zhàn)。
還有一些忍者在制造忍具,并修復損壞的裝備,以保持組織的戰(zhàn)斗力。
此外,基地里還有一些忍者負責處理來自城鎮(zhèn)居民的各種需求。
他們制作生活工具,滿足人們的日常所需,同時,也有情報忍者對周邊的情報進行深入分析,為組織的決策提供重要依據(jù)。
此刻的曉組織并非全員都在基地內。
大部分忍者已經四散到周邊各地,去執(zhí)行各種任務。
這些任務不僅是為了獲取組織所需的資金,也是維持曉組織生存下去的必要手段。
隨著雨之國的局勢愈發(fā)混亂,商隊的安全問題變得尤為重要。
對于那些有錢人權貴所居住的城鎮(zhèn)來說,對忍者的保護需求更是急劇增加。
他們需要大量的安保力量,以避免遭受普通強盜和浪忍的侵害。
所以,雇傭忍者已經成為了整個國家豪強權貴們的一種普遍現(xiàn)象。而在這樣的需求背景下,曉組織這個逐漸聲名遠揚的忍者組織也因此接到了大量的雇傭任務。
尤其是與雨之國忍者那種冷酷無情的表現(xiàn)相比,曉組織顯得更為親民。他們的行為舉止似乎沒有那么多的攻擊性,給人一種相對“無害”的感覺。這種形象使得商隊對曉組織更加信任,愿意將重要的任務委托給他們。
然而,與此同時,偶爾傳出的一些關于雨忍村忍者監(jiān)守自盜、劫掠商隊的消息,讓人們對雨忍村的忍者產生了極大的不信任。這些傳聞使得人們對雨忍村的忍者避而遠之,轉而選擇曉組織來完成他們的任務。
相反,曉組織所秉持的那些“天真”的想法,例如人與人之間應該相互理解、幫助他人等觀念,卻更容易贏得人們的好感和信任。
盡管他們自己可能并不希望成為這樣的人,但誰又不希望身邊的人能夠擁有這樣的想法呢?
當然了,在這種好處之下,也自然帶來了一些發(fā)展上的麻煩。
譬如,曉組織由于頻繁地救助難民和普通人,致使組織內部的資金如決堤之水般飛速流失,各種物資資金皆告急。
然而,正是在這種雇傭需求下,大量的任務卻讓整個組織慢慢堅強地存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