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未亮,長安城仿佛還沉睡在黎明前最深沉的墨色里。
然而,往日里最先飄出炊煙與叫賣聲的街巷,此刻卻被一種詭異的寂靜和另一種“喧嘩”所籠罩。
那喧嘩無聲,卻比任何鼎沸人聲都更具穿透力——是無數(shù)雙眼睛貪婪掃過紙張的沙沙聲,是壓抑不住的倒吸冷氣聲,是驟然攥緊拳頭的骨節(jié)脆響。
一夜之間,《冷宮錄》如一場無聲的春雨,浸透了這座帝都的每一個縫隙。
茶館的說書先生停了帝王將相的傳奇,酒肆的豪客忘了猜拳行令,就連早起趕考的書生,也圍在書攤前,對著那薄薄的冊子,面色由驚轉(zhuǎn)憤,由憤轉(zhuǎn)悲。
書中沒有華麗辭藻,只有一行行觸目驚心的記錄。
林昭容,那位被譽(yù)為“女菩薩”的貴妃,在這些冷靜得近乎殘酷的文字下,被剝?nèi)チ怂袀紊频漠嬈ぁ?/p>
每一個受害宮女的名字后面,都詳盡地跟著她們的籍貫、父母的姓名與營生,以及她們慘死的細(xì)節(jié)。
“孫小娥,滄州人,父為更夫,母為繡娘。因無意撞見昭容私會外臣,被灌啞藥,后以‘瘋病’為由,活活餓死于柴房?!?/p>
“劉春杏,蜀中人,家有三代種茶。因膚白貌美,遭昭容嫉恨,被強(qiáng)令試用西域毒粉,三日后面目全非,投井自盡?!?/p>
當(dāng)讀到這些文字,百姓們看到的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宮闈秘聞,而是和自己一樣,有血有肉、有家有口的普通人。
一個老婦人當(dāng)街跪倒,嚎啕大哭,她的女兒三年前入宮,從此音訊全無。
人群中,壓抑的啜泣聲此起彼伏,漸漸匯成一句在街頭巷尾瘋傳的低語:“別哭了,冷宮里……有人在替我們記賬?!?/p>
這八個字,仿佛一道驚雷,劈開了天子腳下的沉沉暮氣。
消息傳到乾元殿時,蕭玦正批閱奏折,聞言,他手中的朱筆“啪”地一聲斷為兩截,猩紅的墨點(diǎn)濺在明黃的龍袍上,宛如血跡。
“黃泉筆?”他森然冷笑,眼底是滔天的怒火,“好一個黃泉筆!給朕查!封了全城的書坊,將所有傳抄、私藏此書者,一律打入天牢!”
圣旨一下,京兆府與禁軍聞風(fēng)而動。
一時間,長安城內(nèi)風(fēng)聲鶴唳。
然而,這道象征著至高皇權(quán)的命令,卻第一次失效了。
官兵前腳剛查封了一家書坊,后腳就有十個新的手抄攤子出現(xiàn)在別的巷口;他們當(dāng)眾焚燒了一摞書,第二天清晨,家家戶戶的門縫里都被塞進(jìn)了嶄新的抄本。
刑部尚書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回報:“陛下,坊間……坊間有傳言,說這《冷宮錄》乃‘黃泉筆’泣血所書,有鬼神庇佑,凡是敢毀壞書冊的人,七日之內(nèi)必遭橫禍?!?/p>
這傳言比書中的內(nèi)容更令人膽寒。
連那些素來兇悍的執(zhí)法吏卒,在面對那些薄薄的紙張時,都開始手腳發(fā)軟,眼神躲閃,行動變得異常遲緩。
皇權(quán)第一次在鬼神之說與民心向背面前,顯得如此無力。
此時的啟明院內(nèi),蘇菱微正臨窗而立,聽著白芷的回報,神色平靜無波。